万千心理·理解大脑:细胞、行为和认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万千心理·理解大脑:细胞、行为和认知 万千心理·理解大脑:细胞、行为和认知精美图片](https://img3m7.ddimg.cn/5/0/28969187-1_h_5.jpg)
万千心理·理解大脑:细胞、行为和认知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与哈佛大学新生一起学行为神经科学入门课!哈佛、麻省理工、纽约大学众名家力荐。北大苏彦捷教授领衔翻译。
内容简介:
人脑的重量不超过1.6千克,只占体重的2%~3%,但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几乎监督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样子。当大脑退化时,人们不仅无法完成简单的任务,还会失去自身的独特性和个性。
我们意识到大脑控制了许多活动,走路、说话、大笑和思考只是冰山一角。蕞有趣、蕞神秘的是被称为“心灵”的心理功能,例如感觉、意识、理解和创造力,它们是由大脑创造的吗?
这本书脱胎于哈佛大学的新生研讨会“神奇的大脑”。它介绍了我们迄今对脑功能的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策略,用300多页的篇幅浓缩了脑与心智的知识精华,展示了神经科学领域的本质和研究活力。本书前半部分描述了理解大脑所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大脑的一般结构、脑细胞之间如何相互沟通以使我们体验世界。后半部分涉及更高层次的概念,如视觉、感知、语言、记忆、情感和意识。书中配有精美的插图,优雅地揭示了人脑这个成就了人类独特性的神秘器官。
书籍目录:
第1部分 细胞神经生物学:基本要素
第1章 大脑的独特性
大脑的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有多么特别?
大脑组织
大脑的发育
第二章 大脑的信号
电与大脑
细胞静息电位
神经信号
沿轴突传递
突触
突触机制
突触的脆弱性
突触疾病:重症肌无力
第三章 神经调节、药物与大脑
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突触物质的分类
多巴胺、帕金森病和精神分裂症
5—羟色胺和抑郁症
神经肽:内生性阿片类物质脑啡肽
第四章 感知世界
机械性刺激感受器:触觉和听觉
适应
毛细胞和听觉
第二信使受体:嗅觉和视觉
分辨气味
视觉
光转换
第二部分 系统神经科学:了解行为
第五章 简单的神经系统:无脊椎动物
电信号与乌贼巨轴突
马赫带和马蹄蟹的眼睛
学习、记忆和海蜗牛
行为遗传学:果蝇和昼夜节律
第六章 脊椎动物的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
延髓和脑桥
下丘脑
小脑
丘脑
基底神经节
大脑皮层
第七章 视觉:大脑的窗口
视觉信息的早期加工:视网膜
视觉加工的下一阶段:初级视觉皮层
皮层感受野的形成
深度视觉:双眼交互
皮层组织:超柱
第三部分 认知科学:高级脑功能与心智
第八章 从脑到心:视知觉
V2区和高级视觉区
面孔识别
视觉加工总览
视知觉
皮层反应的调节
第九章 动态的大脑:发育和可塑性
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
轴突是如何找到它们的路呢?
成熟的大脑
视觉系统的发育与剥夺
模式剥夺
关键期
成年大脑皮层的可塑性
第十章 语言和脑成像
语言学习
鸟鸣
人类的语言区
探索人类大脑
脑成像
第十一章 记住事物:学习和记忆
LTP的突触机制
长期LTP
LTP和记忆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
记忆的准确性
第十二章 情绪大脑:理性
杏仁核
下丘脑
自主神经系统
强化行为
眶额叶皮层
理性
第十三章 意识
睡眠
做梦
睡眠的控制与唤醒
意识与觉知
未来
人工智能
术语表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约翰·E.道林(John E. Dowling)
美国哈佛大学名誉教授,是视觉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权威,在哈佛大学教授行为神经科学的入门课程超过30年。
苏彦捷 等译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人类大脑的重量大约是1.5千克—只占我们总体重的2%~3%—但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几乎掌控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并使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当大脑退化时,就像发生在琼斯先生身上的那样,个体不仅不能完成像吃饭这样的简单任务,也失去了独特性和个性。
我们意识到大脑控制着许多活动,行走、交谈、大笑和思考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脑能启动、控制和调节这些运动。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大脑功能的许多其他方面。它调节着内部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系统、肺和呼吸系统、肠道和消化系统。大脑还会利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机制来协调和整合运动,例如,利用来自肌肉、肌腱和关节的丰富的感觉信息。肌肉收缩的程度会向大脑发出信号,但通常我们对自己的肌肉状态并不了解。
有趣也是神秘的是被称为“心理”的精神功能。心理包括感觉、情绪、觉知、理解和创造力。它们是由大脑创造的吗?今天,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共识是,心理是大脑功能的一种特殊属性。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心理是复杂且更高级的神经加工的结果。显然,就像发生在琼斯先生身上的那样,脑损伤或疾病可以严重损害大脑。至少,心理依赖于完整和健康的大脑功能。
动物有心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取决于对心理的定义。猫、狗和猴子可以表达情感,表现出一些理解能力,甚至应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但动物没有人类的丰富心理。与其他生物相比,人脑有什么独特之处吗?我们还不清楚。那么我们如何解释我们非凡的心理能力呢?
人类的大脑是否比其他动物的大脑具有更高的进化水平?这是有可能的,虽然人类大脑功能的细胞机制类似于其他动物,甚至是只有非常初级的神经系统并且几乎没有心理方面表现的动物。我支持的观点是,人类的大脑在质上与其他动物的大脑相似,但在神经细胞的数量上不同。也就是说,人类的大脑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我们的近亲)的大脑有更多的神经细胞,但更重要的是,人类大脑的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感知、记忆、语言和智力)的所在—比任何其他脊椎动物的大脑皮层都发达(图1.1)。由于人类神经细胞的增加和皮层的发育,大脑的一些新的功能出现了。
理解大脑需要了解它的结构、功能和化学过程。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能真正理解心理吗?大脑能理解它自己吗?没有人知道;这其中有很多东西要学。为了奠定进行这一探索的基础,我首先会描述大脑的元素和结构,这些元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它们的特殊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结果。这将让我们对大脑是如何组织的有一个总体的概念。
大脑的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大脑和其他器官一样,是由离散的单元或细胞组成的。大脑由两类细胞组成:(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其任务是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2)起支持作用的胶质细胞(其英文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胶水的意思)。胶质细胞的功能包括维持神经元和大脑的环境,修剪神经元的分支和末端。它们调节神经元在细胞间隙所需物质的水平,还为神经元提供了一个结构框架(特别是在发育过程中),并将神经元隔离,使其更有效地传导电信号。但是神经元是理解大脑如何工作的关键细胞,大脑包含了数十亿个神经元。
我们不知道人类大脑中到底有多少神经元,但准确的估计是人类大脑中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是黑猩猩(70亿个神经元)的10倍还多。像胶质细胞一样,神经元也是复杂的,有许多分支,可以延伸很长的距离。例如,控制足部肌肉的神经元有一个称为轴突的分支,它沿着腿的长度延伸到脚,长度约为1米。这个直径小于0.1毫米的细胞体(或叫胞体)位于脊髓的下部。为了区分细胞体的大小和轴突的长度,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细胞体有15厘米宽,轴突会有多长—将近1.6千米!
神经元的分支能够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大脑中相互连接。在通常情况下,神经元与其他轴突有100~10 000个连接,有一种神经元(小脑浦肯野细胞)的连接多达100 000个。
神经元有许多分支,所以大脑的大部分是由神经元的分支组成的。在解剖学上有两种不同的神经元分支:树突和轴突。树突就像一棵树的枝丫,当从细胞中冒出来时相对较粗,但频繁分支,在每个分支点上会变得更细。通常从每个神经元都会延伸出许多树突。相反,轴突在神经元的起始点就较细,大部分的直径保持不变。神经元通常只有一个轴突,当到达它的末端时,轴突会发出大量分支。神经细胞的信息输入发生在树突和细胞体上;轴突负责将细胞的信息输出。
图1.2描绘了在视网膜中发现的一种短轴突的神经元。树突和轴突末梢复合体中的每个小分支都可能代表着与另一个细胞的功能接触点。绘制细胞的科学家很可能还漏掉了许多接触点。神经元之间的功能性接触称为突触,主要以化学方式运作。也就是说,神经元在突触处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扩散到邻近的神经元。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会刺激、抑制或调节所接触的神经元。
我们用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突触的特殊结构。图1.3呈现了一个突触(是图1.2中轴突末梢的分支)。右下是突触的电子显微照片,左边是突触的图示。如图1.3所示,在电子显微图中看到的是轴突末梢中间的切片。轴突末梢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突触前)末梢内存在微小的囊泡:囊泡储存突触释放的化学物质。囊泡聚集在突触处,突触激活时,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囊泡的内容物释放到两个细胞之间的空间中(图1.3中的箭头)。这些化学物质在空间中扩散,并与(突触后)细胞膜内的特定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当这些分子被突触化学物质激活时,启动的机制会引起突触后细胞的改变。
神经科学家重点研究突触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了大部分大脑的功能。例如,大多数影响行为的药物,如可卡因、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 lamide,LSD)、百忧解甚至安定,都是通过调节突触活动来实现效用的(见第三章)。此外,情感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似乎是大脑突触机制受损的结果。
神经元有多么特别?
神经元的细胞机制与人体内其他细胞相同。每个神经元的细胞核都含有由细胞产生特定蛋白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神经元内包括核糖体和线粒体,核糖体是负责组合蛋白质的结构,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丰富的分子。神经元中也含有在几乎所有细胞中都有的微管和微丝;它们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动,帮助维持神经元的复杂结构。
由此可见,神经元的生化机制与所有细胞的机制是相似的。然而,神经元在两个方面有别于身体其他的细胞,这两个方面对医学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大多数脑细胞在死亡后就不可替代了;其次,脑细胞时刻需要氧气。神经元一旦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成熟,就再也不能分裂了。这与身体中大多数细胞的去分化、分裂并在受伤生病时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非常不同。手指上的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因为细胞会分裂并填补伤口。身体大部分器官的细胞都是如此。
但当脑细胞因损伤或疾病而死亡,通常不可替代。人类1岁时的大脑几乎包含了毕生所有的脑细胞,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神经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死亡。在其他器官中,死亡的细胞很快就会被取代,但在大脑中不是这样的。脑细胞死亡的数量高得惊人—每天可能多达15万个。这一估计来自一项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至少有5%~10%的脑细胞死亡。如果假设在80~100年内大脑细胞减少了7%,而一开始有860亿个细胞,那么每天大约就有15万个细胞死亡。随着成长,脑内的神经分支开始减少,神经元的大小也会缩小,导致脑容量降低。
身体大多数组织中的细胞可通过两种方式被替代:(1)成熟细胞去分化后增殖为该组织的新细胞;(2)组织中的干细胞能够分裂并形成新的细胞。然而,在大脑中,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两个区域:在参与长时记忆形成的海马体中以及嗅觉系统中。但在人类的嗅觉系统中似乎没有干细胞。此外,尚不清楚干细胞在海马体中的作用。干细胞不会生存很久,在人类身上只能存活一两年,而大脑中的其他细胞的寿命和个体一样长—80~100岁。另一方面,嗅觉系统中的干细胞可以取代不断翻转的嗅觉受体。
神经元一旦成熟,就不能再分裂了,而且整个大脑中几乎没有干细胞,那么脑肿瘤是怎么产生的呢?成年人中大多数(就算不是所有)脑肿瘤都是胶质细胞瘤。与神经元不同的是,胶质细胞可以在成人大脑中分裂。当胶质细胞分裂失控时,就会产生肿瘤或癌症。只有儿童的脑瘤才可能是由神经元引起的,幸运的是,这种肿瘤相当罕见。
大脑包含了如此多的神经元,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所失去的细胞不会多到导致心理衰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细胞死亡的速度确实赶上了我们衰老的速度,终,几乎每个人的精神状况都会恶化。为什么有些人能比其他人更长时间地保持敏锐的心智能力呢?这是一个谜;事实上,决定人类寿命的可能正是脑细胞的丧失。就算我们能够消除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致命疾病,可能仍旧无法延长人类的寿命,因为大多数脑细胞不能分裂和自我替代。虽然自1900年以来,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60%以上,从1900年的大约50多岁增加到今天的80多岁,但人类的寿命自古以来并没有显著增加。图1.4显示了人类从古代到现代的长寿趋势。医疗进步以及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极大地增加了活到60岁的人数,从约占人口的20%增加到近80%。记录在案的长寿的人是122岁,但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活到120岁。
阿尔茨海默病就以脑细胞过度死亡为特征。多达400万美国人可能患有这种疾病。据估计,到2040年,可能有多达1400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患有此病的人可能在50多岁晚期或60多岁早期就会出现智力下降(痴呆症)的表现,开始出现近期记忆衰退,并逐渐丧失所有较高级的智力功能。本章开头描述的鲍勃·琼斯所显示的症状很典型。常见症状是混乱和健忘,随之而来的是运动能力的急剧下降,甚至失语。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脑细胞的丧失是由于正常脑细胞的加速死亡,还是由于某种疾病的结果,目前还不清楚,尽管大多数神经科学家认为是后者。到65岁时,大约有10%的人会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到85岁时,多达一半的人可能有一些症状。
严重的脑损伤或创伤也会导致脑细胞的过度死亡,这些人经常表现出了类似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易受脑损伤的人中包括职业拳击手,这些人有时被称为“醉酒打拳者”。脑细胞的死亡可能并不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大脑,这导致老年痴呆症、脑损伤或正常衰老的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前重量级拳击冠军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患有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影响大脑运动控制系统的退行性脑部疾病。他步履蹒跚,行动不便,面无表情,这一切都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这很可能与他作为一名拳击手多年来头部受到的重击有关。近的研究表明,在橄榄球和冰上曲棍球等接触性运动中,脑细胞会受到损伤,导致过度死亡,从而引发痴呆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些人在运动时经常遭受多次冲击,这是发生脑损伤的信号。
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例如,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在许多情况下明显是遗传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大约占90%),这种疾病可能不是直接遗传的。当然,有些人具备老年痴呆症的遗传倾向,但是什么因素会导致像鲍勃·琼斯这样的人在60多岁时发病,而另一些人则从未或很晚才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呢?这一点尚不清楚。
神经元和其他组织的细胞之间的第二个关键区别是,脑细胞需要持续不断地供氧。当缺乏氧气时,神经元会在几分钟内死亡。其他细胞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存活,甚至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厌氧状态下)继续发挥功能。在100米跑的比赛中,跑步者的腿部肌肉细胞在仅仅27米后就耗尽了可用的氧气。肌肉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可通过化学方式分解糖分以及通过类似发酵的过程产生高能量分子来维持功能。比赛结束后,当肌肉恢复供氧时,细胞会分解这些糖碎片,使肌肉恢复静止状态。比赛后,运动员努力呼吸几分钟,便可偿还所谓的“氧气债”所需要的氧气。如果你的肌肉在剧烈运动后感到疼痛,部分原因是在肌肉活动的无氧阶段,糖的分解产物—特别是乳酸—的过度积累。
然而,神经元不能在缺氧状态下存活,时间很短也不行。当一个人心脏病发作或窒息后,身体组织的氧气供应被切断,大脑将很快死亡。如果在几分钟内恢复氧气,大脑还能存活,但时间是关键。严重心脏病发作的病人在短时间缺氧后引起永久性脑死亡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今天,在有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支持下,其他器官(如心脏和肾脏)都能存活并完全恢复。
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量非常大,以至当大脑的某一部分处于活跃状态时,该区域的血液流动会迅速增加。这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脑成像技术的基础,这些技术使神经科学家和医生能够在清醒的受试者参与特定行为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探测(见第十章和图10.5)。这些强大的技术为神经学家和医生提供了大量大脑现象的定位信息,并为脑部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
当一个人中风时,流向大脑的血液就会中断,失去血液供应的区域通常会因为缺氧和营养缺乏而死亡。虽然大部分中风患者的及时效应都显而易见,但目睹过他人中风的人知道,某些修复过程在当下已经开始了,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一直延续到初的急性症状(如脑肿胀)消退了很久之后。病人有时会完全康复。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严重的脑损伤之后;有时病人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人的脑细胞在中风或受伤后死亡,而这些脑细胞又没有被替换,那么这个人如何才能康复呢?答案是利用剩余的脑细胞,也就是说,附近的细胞可以取代受损或死亡的脑细胞,这至少可以使部分功能恢复。恢复的程度取决于损害的程度和受损害的区域。当大脑的某些部分受损时,很少或根本看不到恢复的迹象,但许多部分的可塑性会更好一些。其他神经元主要通过产生新的加工过程和形成新的突触来接管死亡或受损的细胞。其机制可能与大脑发育和长时记忆形成的机制类似(见第九章和第十一章)。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那么,在生命最初的3~5年里,大脑引人瞩目的增长的基础是什么呢?有几件事正在发生,包括胶质细胞数量的增加和血管的增长。
然而,最重要的因素是神经元本身的发育和精细化。当它们延伸出新的树突分支并形成突触时,细胞体会变大。可能有超过80%的树突生长伴随着突触的增加发生在出生后。但情况比仅仅增加树突和突触复杂得多。
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树突和突触的过度产生导致大量的树突和突触的重新排列和修剪,从而使大脑回路变得精致和成熟。许多过程和突触的修剪似乎是由胶质细胞管理的。经验显然会影响正在发育的大脑突触的再连接,但再连接并不局限于正在发育的大脑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突触的关键结构是突触小泡,它可以储存即将释放的化学物质。这些在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里的化学物质被称为神经递质。当突触处于激活状态时,囊泡会跟细胞膜融合并释放储存的神经递质。这一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当动作电位沿着轴突移动并到达突触末梢时,突触末梢的内侧会因为Na+通过Na+通道流进细胞膜而变得更加正性。在突触末梢,应对这一电压变化的是膜上的其他通道。这些通道开启并允许一种带两个额外正电荷的离子一钙离子(Ca+)一进入细胞。Ca+可以促进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对接,这会导致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并且突触小泡向膜外侧开启。接着神经递质就被释放并流动至突触后膜的通道,于是通道得以打开。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并在所有生物中独一无二?
是我们的大脑。
本书由享誉国际的视觉神经生物学权威、哈佛大学荣誉教授约翰·E.道林,专为哈佛大学新生课程“神奇的大脑”而著,堪称经典,浓缩了脑与心智的知识精华。
由苏彦捷教授组织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心理所的全专家团队权威翻译。
哈佛大学、纽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高校的心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和医学权威教授纷纷鼎力推荐。
每一位对脑与心理、行为问题感兴趣的人的经典之作。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开始读道林的书时,我本以为自己只会略读前几章,然后迅速转向有关记忆和意识的迷人话题。但是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它讲述了大脑是如何由数百亿个细胞构成的,这个故事令人心生敬畏,我从*页开始读了每一个单词。这是一本完美的书,适合那些想要决定是否主修神经科学的学生,或是那些只想知道大自然如何构造人类大脑的人。道林的作品让读者在阅读更有深度的细节时,仍不失全局观,也不会忽略大自然那令人类深感渺小、瞠目结舌、不可思议的魅力。
——南希·霍普金斯(Nancy Hopkins)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学荣誉退休教授
本书值得推荐给每一位对脑与心理的问题感兴趣的人。这本影响广泛的书清晰地揭示了我们目前对大脑如何充当心理之媒介的了解。道林教授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数十年来,他一直在为哈佛大学的新生讲解这一“难题”,如今他在这本书中向所有读者传递了他的智慧。
——托马斯·N. 伯恩(Thomas N. Byrne)
美国哈佛医学院神经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讲师
本书不仅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也是让人不忍释卷的科普读物。道林从马蹄蟹的眼睛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导演路易斯·布鲁埃尔那里汲取了经验,从讲述人类大脑的分子机制如何组装我们的大脑开始,介绍了我们的大脑如何产生理性、梦境和想象力……
——杰拉尔德·韦斯曼(Gerald Weissmann)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医学研究教授
罕有人能在不牺牲诸多准确细节的情况下,用所有读者都能读懂的句子揭示大脑的复杂性。对于所有想了解人类迄今对大脑的理解及其与思维的关系、但尚未入神经科学之门的人来说,本书都是*好的概论性佳作。
——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
前言
使我们成为人类并在所有生物中独树一帜的正是我们的大脑。知觉、意识、记忆、学习、语言和智力都源于并依赖于大脑。大脑为我们提供了奇妙的东西,从数学理论到交响乐,从汽车、飞机到月球之旅。一旦大脑出了差错,我们就完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们对大脑的认识飞速发展,但可以说,那些研究大脑的人仍然只是在隔靴搔痒。心理到底是什么?它与大脑功能有什么关系?大多数神经学家认为心理源于大脑功能,但目前还没有人能充分定义我们所说的心理是什么意思。“意识”是一个特别难以捉摸的主题,尽管哲学家和其他人在无休止地谈论它的含义。
作为一名神经生物学家,我总是被有关大脑和大脑功能的问题困扰。这一情况对一些朋友来说尤甚,他们知道大脑科学中令人兴奋的发现,也目睹了精神疾病、衰老或脑损伤的后果,并希望更多地了解治疗这些问题的新药物。任何医学领域都离不开脑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当我们已经认识到疾病的进程和结果可能会受到大脑功能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时,更是如此。健全的身体/健全的头脑是一条双向的道路,两者都深受对方的影响。
这本书旨在回答我经常被问到的许多有关神经科学的问题。同时,我希望向一般读者传达这一领域的本质和活力—我们在理解大脑如何工作方面正在取得的进展—并描述了我们研究大脑功能的一些策略。只要有可能,我就试着把主题与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例如大脑功能的病变或后果。为了保持本书的条理性,我省略掉了很多本领域卓越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让这本书成为一本有趣的读物。
本书前四章提供了有关对大脑的理解的所有细节。书的其余部分会深入大脑功能中似乎与认知和大脑如何创造心理有关的各个方面,包括视觉、感知觉、语言、记忆、情感和意识。但是,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些主题,首先必须厘清大脑功能的基本要素。
这本书的早期版本是20年前出版的,名为《创造心智》(Creating Mind)。我们今天是从哪里了解大脑功能的呢?很显然,有两个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首先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神经功能的生物学机制。我们现在可以细致入微地描述神经元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如何接受刺激,如何沿着细胞膜产生和传播电信号,如何在突触中传递信息,以及如何在短期或长期的基础上被调节或修改。此外,神经生物学还发现了大量关于大脑中胶质细胞的信息,这些细胞为神经元提供支持,控制细胞外空间,引导发育中的神经元到达适当位置,并在发育和成人阶段的大脑中修剪突触。
另一方面,认知科学告诉了我们许多关于人脑和心理的内容,以及行为和认知现象在大脑中发生的地方。脑成像,特别是功能成像,已经变得越来越精细和透明。脑成像已经彻底改变了心理学:大脑不再被认为是一个黑匣子了。
那我们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在我看来,是将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结合在一起。一群神经元是如何相互作用来形成复杂的行为的?这是系统神经科学的研究范畴。我们正在开始这一探索,如果我们真的要去理解大脑,这种结合就必然发生。在我看来,这是21世纪神经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不仅对于理解正常的大脑非常重要,对于了解患病、受损或认知受损的大脑也非常重要。神经生物学关于无脊椎动物的研究提供了理解简单行为的例子(见第五章),但是对于脊椎动物完整行为的研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切呢?新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将以单个突触水平对大脑区域进行成像和重现,同时记录数百个神经元的活动,并计算模拟。这些技术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有相当多的积累,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这本书中,我把重点放在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关于大脑如何运作的问题上。作为一名神经生物学家,我尽可能强调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弥合神经生物学和行为之间的鸿沟。
章描述了大脑的一般组织。大脑中的细胞是什么?它们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有何不同?第二章讨论脑细胞是如何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信号以电的方式沿着细胞传递,但在细胞间以化学方式传递。细胞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脑细胞如何产生电信号,化学物质如何将信息传递给相邻的细胞?第三章更详细地讨论了脑细胞是如何相互交流的,以及当脑细胞与其他细胞接触时发生的变化;描述了在大脑中用来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并讨论了改变化学传递和引起大脑功能深刻变化的药物。第四章讨论了我们所拥有的各种感官系统,这些系统使我们能够感受世界。
第五章描述了无脊椎动物如何在阐明神经和行为机制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来自海洋的动物,如乌贼、马蹄蟹和海蜗牛都特别有用。第五章提供了有关这些动物的重要发现的例子,以及遗传学在揭示果蝇昼夜节律的机制中所起的作用。第六章描述了人类大脑的结构—大脑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所扮演的角色。青蛙和鱼以及我们的大脑有什么不同?第七章和第八章对视觉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视网膜和皮层功能再到目前关于视知觉的概念。我们对视觉系统的了解比其他任何大脑系统都多,它提供了大量关于大脑功能的线索。第九章讨论了大脑的发育和可塑性。胚胎脑细胞是如何找到他们的目标的?环境和损伤是如何影响发育阶段和成年阶段的大脑的?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讨论了语言、记忆和学习这一引人入胜的话题,以及大脑成像和有关人脑的新发现。长期以来,神经科临床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特定脑损伤患者的例子。今天,脑成像技术有望提供大量关于人类大脑的新信息。
第十二章转向更多地与心理联系在一起的主题—情绪和理性。大脑中哪些区域参与了情绪性行为,当这些区域被干扰时会发生什么?理性是大脑的一种突显特征,它可能来自情绪性行为。后,第十三章探讨了意识。我们所说的意识是什么,我们如何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待意识呢?在本书的大部分章节中,我都会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损伤和疾病如何影响大脑的功能。这样的例子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相反,这些功能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大脑的正常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本书的后还提供了一个术语表,以帮助读者查询不熟悉的术语或概念,但书中在相应之处也几乎都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这本书的早期版本主要是为非科学工作者的大众而写的,反响不错,重印了七次。多年来,我一直用它作为我在哈佛大学新生研讨会上的基础书籍。虽然这些一年级新生并不打算主修某门学科,但抱有浓厚的科学兴趣,觉得这本书很容易上手。然而,20年后,这本书显然需要一些更新,所以我找到了诺顿公司(W. W. Norton & Company)来做这件事情。我收到了诺顿公司副总裁德博拉·马尔穆德(Deborah Malmud)的热情回复,她对我说,她一直很喜欢这本书,这是她开始从事专业出版工作时,书架上早陈列的书之一。她建议我不是简单地更新这本书,而是用大量新材料扩充它,并更换书名。我尽力尝试,不仅描述了我目前对大脑功能的了解,还描述了我们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即大脑研究的未来。
我非常感谢德博拉在我整个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从她初的建议,到阅读部分草稿,再到终定稿。她一直很支持我。还要感谢她的助手凯特·普林斯(Kate Prince)和项目编辑玛丽亚·埃普斯(Mariah Eppes)的耐心和巨大帮助。
书籍介绍
人脑的重量不超过1.6千克,只占体重的2%~3%,但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几乎监督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样子。当大脑退化时,人们不仅无法完成简单的任务,还会失去自身的独特性和个性。
我们意识到大脑控制了许多活动,走路、说话、大笑和思考只是冰山一角。最有趣、最神秘的是被称为“心灵”的心理功能,例如感觉、意识、理解和创造力,它们是由大脑创造的吗?
这本书脱胎于哈佛大学的新生研讨会“神奇的大脑”。它介绍了我们迄今对脑功能的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策略,用300多页的篇幅浓缩了脑与心智的知识精华,展示了神经科学领域的本质和研究活力。本书前半部分描述了理解大脑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大脑的一般结构、脑细胞之间如何相互沟通以使我们体验世界。后半部分涉及更高层次的概念,如视觉、感知、语言、记忆、情感和意识。书中配有精美的插图,优雅地揭示了人脑这个成就了人类独特性的神秘器官。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五星好评(645+)
- 超值(157+)
- 格式多(579+)
- 微信读书(397+)
- 一般般(544+)
- 章节完整(665+)
- 购买多(424+)
- 体验差(434+)
- 中评多(573+)
- 还行吧(298+)
- 三星好评(680+)
下载评价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喜欢"万千心理·理解大脑:细胞、行为和认知"的人也看了
《工厂数控编程技术实例特训(Cimatron E10)》(配光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06566414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11146185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澳大利亚地图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新教材完全解读九年级上英语是册人教版2023新版讲解资料书初三英语教材同步工具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什么事都在发生朱德庸粉红女郎上班万人迷男人婆大家都有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聚合物脱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2018版)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现代语言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我的跳表人生:一個法國導演大膽逐夢, 成為紐約計程車司機的瘋狂之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优生学简论(百科通识文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穴位:中医教你认识自已(俄文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公2023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教材 申论行测全真模拟 行测必做5000题 共14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演变与重构--媒体艺术视野中的数字化剧场研究/当代剧场艺术与新媒体文化研究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CFP资格认证培训习题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嵌入式协议栈μC/USB Device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法语国家与地区概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