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徐钧作序推荐!精神分析诊断系统的重要补充,一本“器术皆备”的心理学临床工作指南!本书入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3年度推荐书单”。
内容简介:
本书将自体心理学和投射测验结合在一起,为自体心理学取向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作者看来,投射测验与我们在求医过程中接受的放射性检查并无不同,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访谈,而是可以将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媒介和工具来使用,从而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书籍目录:
第1部分 自体心理学
第1章 从经典驱力理论到自体心理学的转变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起源
自体心理学:临床上的早期观点
经典移情和自体客体移情
自体心理学和当代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 自体心理学:主要概念
自体的概念
对自体状态的共情式理解
蜕变性内化
补偿性结构
俄狄浦斯期的自体心理观与释梦
第三章 自体客体功能的中心作用
自体客体功能:概念定义
临床和发展方面的思考
主要移情结构
第二部分 自体客体功能:心理诊断指征
第四章 心理诊断检测内容分析:理解自体状态的途径
心理诊断测验的发展
心理测验领域的变化图景
自体障碍和心理诊断评估的扩展观点
心理诊断测验的概念方法:一般原则
心理诊断测验的概念方法:具体原则
罗伊·沙弗尔:门宁格传统
主题内容分析:他人的观点
主题统觉测验和其他投射方法
投射测验解释的自体心理学方法
第五章 自体客体功能的临床指征:镜映
夸大
赞赏
幻灭和自我贬低
夸大和贬损
内容分析和自体状态:形成推论
内容分析和自体状态:识别镜映和驱力衍生物
在进一步投射测验中失活的自体的标志
第六章 自体客体功能的临床特征:理想化和孪生
理想化
孪生
第七章 T女士:镜映
错误的镜映自体客体反应以及通过理想化
建立补偿性结构失败的案例
第八章 L先生:理想化和孪生
自体客体功能混合出现的案例
主题统觉测验
后记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马歇尔·西尔弗斯坦(Marshall L. Silverstein)博士 临床心理学家,美国长岛大学心理学教授;从事不同年龄段人的治疗工作超过35年;在神经心理学和心理测试咨询领域有30余年的研究经验。
译者简介
韩 丹 应用心理学硕士,副研究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美国新学院(The New School)及纽约精神分析学会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专委会第七届常务委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六章
自体客体功能的临床特征:理想化和孪生
在本章中,我将继续讨论自体客体功能的投射测验指标。前一章讨论了镜映的临床适应证,本章会专门讨论心理诊断测验中体现理想化功能和孪生自体客体功能的临床发现。
理 想 化
理论考量
科胡特(1971,1977)阐述的自体客体功能的第二种主要形式是理想化,在此我将首先说明投射测验中理想化的部分,总结自体客体功能的主要概念和临床特点。我选择来重新描述的观点,对于解释以下心理诊断测验材料中的片段尤其重要。
理想化在临床上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崇拜、仰望、敬畏他人以及向他人寻求安慰或恢复平静。荣耀的中心从自己转移到一个理想化的他人身上,孩子或成年人会求助于某人以增强自尊。理想化并不意味着把全能或过度的荣耀归于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因此,在罗夏墨迹测验或主题统觉测验中的反应可以表现为“一个受尊敬的人物,就像父母或受人喜爱的老师”,来访者不会把夸大的卓越品质归因于这个人物。
尽管理想化的主要心理功能是恢复平静或给予安慰,但终可能的结果反而会强化理想化或价值。投射测验的内容会提及提供安慰或保护的人物—尽管可能很巧妙,有时甚至很“无声”,但可能暗示着理想化。
相比之下,安静的存在可能比描述得更明显的(如宗教人物或鼓舞人心的人物)存在更常见或临床相关性更强,是可以识别的、活跃的理想化自体客体功能。通常,自体客体需求的理想化程度,会随着镜映缺陷导致的失望或伤害体验而增强。如果镜映不足是非创伤性的、慢性的或在较早期时发生的,这种反应可能是修正或缓解自尊心受损的一种方法。
理想化或多或少代表了自体客体的正常和成熟,个体需要尊重和珍惜某个客体。这种体验通过将自体的伟大转化为一个可以被尊重的人,培养了自体新的活力,强化了自尊。心理诊断测试的内容很容易涉及“受人崇拜的人物”,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受人崇拜的人物”会让自体重新焕发活力。
面对伤害时,即当自体被打断或干扰,理想化可能会让它通过另一条路径复活来维持凝聚力。理想化不是必然的结果,如果镜映虽不充分但受到严重破坏,则可能是自体修复的另一个方向,就像一种补偿结构。因此,在贬损和赞赏之间交替反应的投射测验结果表明存在补偿性结构的可能,这些内容也表明了该机制的成功。我之前引用了巴卡尔和纽曼(1990)的比喻—自体“行走在他所崇拜的客体的阴影中”,这个意象非常有用,可以在投射测验中揭示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功能。
在一段时间内,临床上可能不好鉴定“沉默的理想化”下的自体客体移情,尽管来访者既往史会提供一些隐晦的暗示。与诊断访谈相比,投射测验可能会更清楚地揭示那些不明显的理想化。然而,自体障碍的来访者易陷入耗竭性抑郁、焦虑或更严重的解体。在所有的临床方法中,理想化就像镜映一样,通过自体客体的失败让其存在为人所知。对于治疗自恋型人格或行为障碍的临床工作者来说,这些症状众所周知,也为测验者所熟悉。
表示失望或羞辱的反应(如“失宠”),是理想化自体客体功能重要而微妙的迹象。对理想化的自体客体来说,失望感被认为是脆弱或有问题的,会把来访者推入一种自恋损伤的状态。更糟的是,拒绝或轻视来访者理想化的提议,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发现理想化的自体客体是病态、虚弱或弱小的,可能足以使来访者重新暴露在对自己自体凝聚力的毁灭性伤害中。
从心理诊断测试材料来看,正是这种以理想化的方式描述的罗夏墨迹测验认知或主题统觉测验人物(紧接着贬损或轻视的意象),令人信服地定义了理想化的自体客体需求。一个人没有他人当然也能生存下来,但在测试中终会表现为:想要与理想化同步出现、自体客体功能的失败以及来访者随后的反应(如愤怒、自暴自弃或沮丧的退行)。
临床案例
一位55岁的摄影师兼作家因抑郁症住院,起因是他的妻子近生病了。他在人物绘画测验上的描绘如下:
“我是一个照相机,画上则是一位摄影师。他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并时不时感到非常痛苦—妻子得了癌症,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觉得自己控制不了任何事情。”
第二幅画是一位女性—来访者的妻子:
“(她)感觉良好,比我更会应对癌症。她是一名职业女性—语言治疗师,她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专业。她与学生和其他治疗师的关系很好。她观察力敏锐,极其诚实,充满激情,很有礼貌。”
我选择这个例子来说明理想化部分的临床解释,是因为它展示了一个基本前提:人们会在?想化的自体客体功能中寻求一些东西。该例对比了两幅人物绘画—我刻意没有选择清楚或不言自明的例子—且没有突出或高尚或伟大之类的品质,更确切地说,它关于理想化的角度微妙而关键。
来访者认为自己很挣扎,而妻子则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仍能很好地处理事情。他并没有把妻子描述得像上帝一样完美或强大,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理想化并不一定等同于夸大的形象(比如全能的完人、帝王或神佛)。理想化的人物通常被认为具有来访者所缺乏的品质或能力,缺乏这种品质会让来访者感到疲惫或无力。理想化代表了一种方式—一个人在试图修复自己减弱的自体凝聚力,自体通过与自体客体相联系来感到平静和安慰,从而变得强大。
来访者以一种相对平淡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在痛苦中感到失控的场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干的、功能良好的妻子给他带来了他自己无法提供的平静和慰藉。这个理想化的形象出现在这个来访者的材料背景中,他体验到自己被征服,在被动地挣扎。他对丧失的恐惧和预期,暗示着他需要理想化的自体客体来维持或增强自体凝聚力。来访者在寻找自己所缺乏的东西,而不是去参照高于生命的意象,在此过程中,理想化发生了。
这个例子也表明,理想化的主要诊断指标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意象,比如罗夏墨迹测验中的“巨人”。其特质归因于客体的质量—比如它的力量、平衡(或镇定)或平静的功能。重要的因素是来访者对意象含义的阐述或联想,某些罗夏墨迹测验中的意象经常被解释为理想化的象征,如巫师、芭蕾舞演员或天使。它们代表了对力量或活力的渴望,个体渴望拥有独特的力量或能与众不同。巫师或天使的意象不一定都反映这些品质,在特定的墨迹位置上(以规范的频率编码为基础,如综合系统的指标)许多类似认知能否被接受并无关紧要。
就像我在第五章中观察到的那样,要彻底而审慎地进一步询问的另一个原因与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有关,即许多反应的阐述方式表明一个可理想化的客体会因其美丽或伟大而受到赞赏,但可能同时也存在缺陷。这种类型的去理想化出现在“一个芭蕾舞演员的腿断了”或者“天使折翼”等反应中。测验者需要探索这种去理想化现象,但要注意这仅仅会激发人对理想化的联想,就像芭蕾舞演员或天使的意象并不能充分传递来访者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例如,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女性描述了一个像童话《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里(卡9)出现的巫师:
“他是个骗子,策划了整件事。他确实看起来就像个坏蛋,有像我父亲一样的面容—不过肯定不是我父亲。好在他被抓住了,大家以前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他看起来确实也像,那副可怕形象下竟有些许温柔。”
来访者还描绘了一个罗夏墨迹测验画面:“著名指挥家在幕后指挥他的管弦乐队”(卡3),并讲了个故事(卡7):
“母亲给小女孩读了一个关于芭蕾舞演员的故事,于是她开始痴迷地幻想自己成了一名芭蕾舞演员,穿上鞋试着跳了跳—幻想自己有双神奇的鞋子能让她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女孩很伤心,她恨所有的一切,沮丧地一直在那里发呆。”
这些例子中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需求,可能会伴随回应失败、无效或丧失的情况。理想化往往是短暂而脆弱的,自体客体的需要则是明确的,但是若自体客体无效或没有能力提供来访者所需要的活力,理想化会转化为失望、贬低或愤怒感,正如以上反应所暗示的那样。
上文来访者的反应并不罕见,尤其是那些问题严重的来访者,如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自体客体的理想化需要经常导致自体客体的崩溃,而不是真的实现愿望,自体客体功能失败或停滞则表明存在这种需求。
在其他时候,理想化足以维持“需求可能得到响应,理想化的人物仍然可用”的可能性。当理想化不证自明,或者当“对共情反应迟钝的理想化自体客体更深层次的贬低或排斥”取代了理想化的表象时,进行仔细探究十分必要,我们不应忽视这种情况。
令人感兴趣的是,服用药物的来访者创造了一个关于“安定”的主题统觉测验故事(卡3),这个故事表达了药物可能具有维持或恢复的功能。我们来看一下她的故事:
“一个女人发现了‘安定’的世界。医生让她服用‘安定’,她刚服完一个疗程。她服用了太多安定了,感到筋疲力尽。于是她歇了歇,希望这种疲惫会消散。睡醒之后她又开始继续服药,一次又一次预约医生,服用了一粒又一粒药物。后来,在瘾君子互助会的帮助下,她重回正轨并用这段经历继续帮助他人。”
“安定”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药物的理想化,就像自体客体具有镇定的功能一样。这个例子表明,人们之所以需要这样的自体客体,关键在于其能起到帮助我强调了评估理想化,除了确定性的因素和定位分数,还需要详细地询问罗夏墨迹测验的结果,这样才有说服力。与镜映不太一致的是,可以用一种直接和明确的方式来表达理想化的自体客体需求。理想化的自体客体需求初可能看起来很微妙,很容易被忽视。但作为一种解释性的暗示,理想化似乎很有说服力,它实际上可以掩盖对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不满。因此,“天使”反应本身并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只有通过审慎的好奇和探究性的询问(我用“审慎”这个词来表示“未被引导”),自体客体的性质才会变得足够清晰,以揭示其理想化的特征。
例如,一个抑郁的19岁女大学生讲述了她的罗夏墨迹测验反应:“两个天使,如有神助。摩西站在中间,举起手臂”(卡1)。测验者随后询问具体墨迹位置、决定因素和来访者对神性力量的看法,她回答道:“我假定,只要有人抬起手臂,就是在向神祈祷。”初,测验者对神性力量的表达方式可能有一些不确定性,本意指夸大表现性的自体,或者代表对理想化人物的渴望—她可以向这个人求助,以支持自己脆弱的自体意识。在进一步询问中,双方澄清了神性力量的内涵,她的回答让人联想到她在渴望一个理想化的自体客体。
除了深入询问,序列分析是另一个理解理想化的重要手段。一个14岁的女孩,患有抑郁症伴自杀倾向,她针对卡1报告:“我看到一个天使,有着非常大的翅膀”,她详细地描述道:“有人在天堂,死后变成了天使,代表着善良。”如果不是她之前的描述:“有一只蝙蝠,在刻薄地嘲笑着某人”,这种非常慈悲的反应也不会如此引人注目。“天使”之后是“《绿野仙踪》中飞猴驼着的女主角。邪恶女巫让飞猴帮她偷东西,她想要女主角的红宝石拖鞋,因为拖鞋具有魔力。这就是《绿野仙踪》中邪恶的一面,女巫杀死了人们,偷走了他们的东西”。我觉得这个青春期的女孩在寻找一个具有保护性的客体(善良或仁慈的天使),来保护她免受邪恶力量(以刻薄的蝙蝠为代表)伤害。尽管这个理想化的天使的翅膀非常大(可能意味着更强壮或更安全),但却无法保护她,让她落在女巫手里。她试图隔绝自体以免受伤害,但这似乎不起作用。
类似主题再次出现在卡6上:“耶稣就是一个十字架”“人们不喜欢他,他说他能创造奇迹,人们不相信,杀了他,认为他说的是假话”。探索性的问题结合对卡1的序列分析,让我们得出结论:来访者不相信存在一个强大、仁慈的客体,可以提供理想的自体客体功能。不被相信的耶稣就像卡1上的天使一样,缺乏拯救自己的活力或可能性,这个意象暗示了女孩担心自己易受恶人攻击。
潜在的、可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的幻灭也出现在女孩的主题统觉测验结果上。她描述了一些可以寻求支持的、令人敬仰的人,但他们往往对于她所面临的状况无能为力。例如卡13:“医生试图救病人,但是没有成功,他感到非常羞愧。”卡18:“一个人抱着刚刚死去的爱人。”尽管理想化的自体客体并没有公然地抛弃她,但几乎没有任何描述表明自体客体对她的努力或关心,这表明她感到没有人为她付出或帮她。
似乎不存在一个反应敏感的、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环境,她为此感到失望。我们有可能看到一个没有支持的、失去活力的自体很可能“击败”这个青春期的来访者,把这些与她抑郁联系起来看,就会理解为什么她会产生自杀冲动。
她原本希望父母能发挥功能,但实际上他们忘记了她。而被父母忽视的感觉,让这种令人失望的理想化自体客体环境雪上加霜。因此,她在主题统觉测验的故事中这样描述父母:“父母希望男孩学习小提琴,但男孩无法理解母亲的苦心,他觉得自己让她失望了”(卡1)。在另一个故事中,“父母外出在田间劳作,妈妈不关心孩子,爸爸整天琢磨庄稼收成怎样……妈妈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而爸爸并不真正理解孩子—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卡2)。
这些例子是大量富有成效的询问的成果。然而,很多来访者坚持用寡言少语来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关键在于咨询师要避免把这些来访者明显的抑制行为误解为是在防御其敌对性冲动。例如,下面这个理想化的例子来自一个41岁未婚女性的投射测验。她和父母住在一起,在与父母发生争执后自杀未遂,并被送进了医院,争执的原因是她创办的一家服装制造厂破产了。这个女性很傲慢挑剔,相处起来令人不快,所有“请详细说明”的要求都被她当作挑战或侮辱。当被问及回答内容中具有暗示性或挑衅性的方面时,她都试图掩饰。尽管如此,她的人物绘画测验结果无意中透露出了一丝理想化的微光。这种理想化往往会遭到来访者的阻抗或防御,他们拼命维持着自信的外表或傲慢的自豪感。来访者的幅画描绘的是一位女性:
“一个女人为了应对这个世界在冥想。她已经准备好去工作了,也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虽然这是一份乏味的工作,要担负很多责任,但薪水很高。生活是很美好的,但也有烦恼和空虚感。她动力十足,没结婚也没有孩子,自己过着惬意的生活。她还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去帮助别人。”
在另一幅描绘男性的绘画上:
“前一幅画上我画裤子了吗?这个人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商务人士,他会照顾他的家庭,爱他的妻子,做一些让她非常高兴的事情,她可以为所欲为。他很专横、傲慢、自我中心。妻子仰视他。”
在某种程度上,女性人物反映了来访者对自我意象的矛盾心理。不过来访者也表现出希望对自己有一种确信感,在男性意象上这样的表达更为明确。她希望有一个理想的自体客体能够提供自体客体功能,来激励脆弱的自体,这一点可以从“妻子仰视丈夫”中看出。来访者似乎在那个脆弱自白的时刻漫不经心地说出了这番话。
类似的来访者很难对测验者的进一步询问进行回应,他们会让测验者感到自己在“鸡蛋里挑骨头”。虽然没有什?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是仔细注意这些来访者快速略过的评论或口误很重要。同时,测验者必须留意,不要过度解读。
深入询问
这个例子还强调了与投射测验管理相关的另一个困难。无论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或人物绘画测验,都很难确定怎么样才是充分的询问或详尽的回应。测验者必须获得必要的数据,对一个反应进行评分或推断其含义。在测验中,除了常规、限定的条件,不用再进行超前性、启发性、拓展性的询问。他们必须进行权衡,要么获取潜在有用的、有临床意义的信息,要么在实施程序上有所变化,后者被认为“不是罗夏墨迹测验的一部分”(Exner,1995)。
这个问题无疑是有争议的,尤其是在罗夏墨迹测验中,理论家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第八章L先生的扩展案例报告展示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对部分罗夏墨迹测验进行二次询问,旨在检验语言和联想的局限。本书的另一份完整案例报告(T女士,第七章)是标准化询问的一个例子,这种询问具有启发性,但不需要像L先生的案例一样检验局限性。
一些测验者感兴趣的是识别自体客体功能和自体状态,它们是有意义的(而不是表面的),与科胡特对这些现象的深入理解一致。临床工作者明白,纯粹地执行不偏离罗夏墨迹测验标准的询问,只关注准确编码所需的信息,所获得的成果太有限了。更成问题的是,存在对其他投射测验进行保守且有限的询问的倾向;这种询问只能带来刻板、陈腐、浅薄的心理洞见,或者受感知和细节(而不是幻想)过度影响。采用原始或未受污染的回答是罗夏墨迹测验遵循的惯例,而上文提到的方法可能受此启发。测验者在两种结果之间挣扎,一种是深入了解来访者人格但冒结果无效的风险,另一种是贴近原始行为和语言但过于肤浅。如果把来访者的心理诊断测试用于澄清诊断或性格学的细节,临床工作者就只能指望老一套的肤浅方法,所能得到的简单解释是尽全力确保测量可靠和有效的结果—对于这个事实,人们不太可能感到慰藉。我的印象是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临床工作者并不重视心理测验报告—这很显而易见,因为报告中全是明显而肤浅的发现,除了有限的、具体的基本数据,没有深思熟虑的反思。
从来没有正式的关于主题统觉测验和人物绘画测验询问范围的标准,现有文献也非常有限,缺乏不同于罗夏墨迹测验询问的共识性标准。罗夏墨迹测验检验局限性的扩展询问法,使其成为自体心理学中特别存在问题的心理诊断测验方法。因为在投射测验中,有限的询问揭示的仅仅是关于自体状态的推测和暗示,而自体状态是自体心理学的核心。第八章的扩展案例全面阐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建议,结果表明,如果不仔细地询问和引导,也不测试局限性,就无法检测到理想化或孪生自体客体功能的各个方面。
困境的另一方面是指有力或好奇的询问,而不是挑衅性的、不恰当引导的或以野蛮分析和虚假发现告终的询问。我始终相信,将深度询问和基于经验的评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终需要严谨的、深思熟虑的临床策略,其基础是连贯的人格理论。正如尚且无法描述一个优秀的心理治疗师应该有的品质,对从事心理诊断测验的临床工作者而言,也尚未有规定要求好要兼备敏感、有悟性和思维清晰等特质。
在现在的语境下,于临床上运用投射测验去识别理想化以及孪生自体客体功能,对这一困境特别具有挑战性。比起镜映自体客体的需要通常更容易引出的投射测验相关标志,这个问题更难解决。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罗夏墨迹测验及主题统觉测验的实操与自体心理学维度的评估诊断。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自我心理学的人格诊断只代表了美国自我心理学派的评估体系。这一人格评估体系将人格区分为精神病性水平、边缘水平、神经症水平,其分类方式存在合理性,但和弗洛伊德所建立的经典精神分析诊断体系及其他精神分析学派的诊断划分是不同的。
科胡特所建立的经典自体心理学临床评估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变态心理学的症状评估、人格评估和移情性评估(自体客体评估)。层面的症状学评估其实更多是当代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的症状诊断体系;在第二层面的人格评估体系中,科胡特基本延续了弗洛伊德发展的体系,即神经症、自恋型(自恋神经症)、精神病三类人格水平,这和自我心理学的精神病性水平、边缘水平、神经症水平评估系统有重叠又有不同。
……可以说此书中译本的出版,填补了国内自体心理学评估诊断学习和研究的空白。无论是对理论研究,还是对临床实践,这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推荐精神分析工作者、学习者、爱好者都可以读一读本书。
——徐钧
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会员
国际聚焦学会会员、协调员和训练师
前言
从结果来看,来访者在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Method)中将墨迹辨认为“精良但褪色的衬衫”,在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中讲述了一个抑郁的女人无法离开父母的故事,还在人物绘画测验(Human Figure Drawing,HFD)中画了一个弯腰驼背、垂头丧气的人—这些都是抑郁的表现。调查显示来访者详细解释了这些反应,说衬衫后来被扔掉了、抑郁的女人不再指望被理解,无比沮丧,也无法离开父母、那个弯腰驼背的人对自己被嘲笑一事羞于启齿。这个来访者可能抑郁又自卑,但这些理解还远远不够。来访者的这些反应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被削弱和毁灭的自体,她感到筋疲力尽,无法自信地面对世界,也不指望别人能深刻地理解这种被低估的感受、认识到人生来就必须有内在的价值感并得到回应。
另一名来访者在罗夏墨迹测验中的反应是“一名地位崇高的女祭司正在向她的臣民送去祝福”“神正在谈论人性”以及“一位全副武装、从天而降的战士”。在主题统觉测验中,这位来访者描述了“诺亚方舟的超现实再现,拯救动物免于毁灭”。这些反应似乎是在通过强调崇高的地位、愤怒和力量来传达活力,直到进一步询问时,来访者才谈到战士有缺陷、诺亚方舟有可能被暴风雨摧毁、神是无力的。用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的话来说,这两种模式代表了自体丧失活力的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体障碍。个来访者似乎无法聚集资源修复自体障碍,并且很容易放弃、退缩。在某种程度上,第二个来访者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即希望通过理想化来重新振作耗竭的自体。尽管他可能试图建立一种补偿结构,作为恢复被削弱的自体的途径,但这种尝试并不成功。在充分探索下,暴露出来的事实是他初的浮夸表现仅仅是一种微弱的、防御性的外壳,他被掩盖起来的受伤的、贬损的自体状态和个来访者一样。
本书试图理解这种本性。我特别关注三个问题:个是在临床上该如何识别来访者的主要心理模式(自体状态),例如上两个例子中所显示的丧失活力(又称“失活”)或理想化的状态;第二个是来访者试图修复自体的损害,通过发展补偿性结构来恢复自尊(例如,当丧失活力这一状态突出显现时,个体会去求助于一个强烈的或充满活力的理想化来源);第三个是这些自体障碍的临床表现或后遗症(例如自恋式暴怒的解体产物,空虚的抑郁、长期无聊和缺乏热情的情感状态)。前面描绘了投射测验中揭示的一些自体障碍相关临床现象,其解释概述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开创性贡献。我们抛砖引玉,旨在从概念上和技术上讨论自体心理学,特别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移情的自体—客体功能。
本书试图实现两个困难且不受欢迎的目标:,彻底、准确、全面地展示自体心理学;第二,证明对投射测验结果的解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自体状态及相应障碍的理解。
我的个目标—阐述自体心理学的观点—是很困难的任务。如果缺乏在此框架中与来访者一起工作的临床经验,就很难理解这些复杂的临床材料。自体心理学有时被认为是关于病态自恋的理论,但事实并非如此。自体心理学被误解的部分原因是自恋型人格和行为障碍是可定义的,而自体障碍则既不清晰又难理解。
事实上,科胡特在很久之前就开始尝试将自体障碍理解为自恋的形式(Kohut,1959,1966,1971),但他对自体和自体障碍的扩展和更加展开的视角(1977,1984)都远远超出了自恋议题的范围。这种情况使讨论自体心理学不受欢迎,因为尽管在临床上它显而易见、生动鲜活,但在概念上似乎并不清晰。
我的第二个目标也是很困难的,即使用投射测验的结果来描述自体状态。现象学数据总是含混不清,因此对其临床意义的解释也很难达成一致。虽然彼时心理测量已经有了一定的复杂性,但心理学家对测验内容和序列的分析并不感兴趣。一些临床工作者可能会反感研究测验内容,因为其结果无法得到证实,这在逻辑上是不可接受的,他们甚至还担心会造成科学的倒退。这些心理诊断测验的实践者们都满足于获得有效可靠的经验数据,也不指望其他成果。尽管投射测验的内容分析不能满足严密性的这一要求,但如果临床工作者遵循的逻辑标准,秉持谨慎的临床推理思维,那么它的价值就会有所不同。
我想遵循克制和严密的逻辑,尝试将自体心理学的丰富见解与内容分析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适量的临床资料,揭示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努力解释的深层次痛苦经历下的情感状态。
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结构
来访者通过投射测验的内容传达自体的状态、活力或弱点,以及自己如何努力从伤害中恢复过来,这是一种思考自体心理学和投射测验之间融合的方法。人们如何使用投射测验中的材料传达力量、真实和生机抑或相反的脆弱、损毁和贬损?本书会涉及这些基本问题。
本书部分追溯了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主要概念和发展状况,包括他明确的观点:一个统整的、富有活力的自体在实现心理幸福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虽然科胡特的观点初坚定扎根于经典精神分析富有影响力的驱力理论和自我心理学,但我在章详细描述了他的思想如何超越自我心理学,持续延伸并演变。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我讨论了自体心理学的主要概念(第三章完全致力于介绍自体客体功能的概念)。
第二部分包含了投射测验的临床实例,反映自体状态及其相关自体客体功能。我将介绍自体心理学的概念,以及对这些投射测验反应更常见或常规的自我心理学解释。科胡特所建立的自体心理学观点为理解投射测验的内容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相较于传统框架而言,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现象学层面提供了一幅更精确的人格图示。
第四章系统且详细地回顾了在投射测验临床解释中进行内容分析的主要方法。我特别提倡使用内容分析来揭示自体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它的统整性或脆弱性,以及在面对伤害时修复自尊的机制。使用内容分析基于先由拉帕波尔(Rapaport)和沙弗尔(Schafer)提出的原则,我在这里使用这一原则,是为了推广一种具有临床合理性的方法,提高心理诊断测验的经验分数(empirical scores),否则它不足以描述如失活(devitalization)或耗尽的自体状态。
在此基础建立之后,我考虑了在投射测验中自体心理学和内容分析的辐合(convergent)。然后,我通过提供大量投射测验反应的解释,演示镜映(第五章)、理想化和孪生(第六章)的临床和概念性特征。这些例子反映了这三个主要自体客体功能的主要特征和微妙表现。第七章和第八章包含了两个来访者完整的投射测验的结果,旨在进一步阐释自体心理学的观点。
概念化和临床目标
人们通常会借投射测验表现出羞愧、能力下降、自我价值受损的感受。这些反应包括如“摇摇欲坠的物体”这样的知觉意象,如流浪汉这样的人物画像,或者关于某个角色感觉自己很无力的故事。在临床会谈中,许多来访者更容易去编造关于失败的故事,而不是直接谈论自己与之相似的情绪状态。当出现严重抑郁发作或急性抑郁性精神障碍时,无价值感会占主导地位,这种情感状态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很常见的。但是在其他许多临床障碍的状况下,自尊心下降的体验不会如此典型。因此,当来访者表面上虚张声势或防御性地小化自身的自体障碍时,临床工作者可能完全忽略了其自体状态。
虽然自尊肯定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且自我贬低是自体紊乱的常见后果,但在心理学对自体的理解中,更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自尊的韧性。韧性通常表现为人们修复伤害的能力,或者更典型的是求助于他人,期望得到合适的、共情的回应,以恢复自体活力。在生活中,伤害和冷遇经常发生,在不那么强烈或不至于造成创伤的情况下,它的破坏性会小很多。对于理解自体来说,比伤害的严重程度更重要的是个体是否能对环境做出准确回应,即个体注意到“伤害已经发生”的能力。科胡特认为这种能力是自体客体功能核心的特征。理想的回应能促进自体维持或恢复的能力,使其生机勃勃、稳健并统整。自恋伤害本身并不一定是病态的,但是在已经缺乏抵抗力的或脆弱的自体状态中,自体客体的失败会带来自恋人格障碍或自恋行为障碍。轻度困扰可能表现为临床上不明显的自尊问题,即支持个体重构能力的活力受到扰动。韧性反映了自我统整性的程度。
就像临床实践的历史发展一样,对诊断测验材料的分析也是如此:在测验中,有某些信号昭示着来访者在尝试实现他(她)需要修复的自体状态。
在接受了罗夏墨迹测验的来访者的反应中,诸如一只受伤的蝴蝶、一朵枯萎的花、一具在烈日下腐烂的尸体的描述,都体现了来访者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够完美”或“活力不足”。这些描述会被编码为具有特殊数值的代码,引导我们去搜索测验结果的其他部分,寻找修复失活自体所需要的恢复性自体客体功能。例如,从心理诊断学的角度来看,个体对一片腐烂的树叶的反应本身可能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可能是这个人接下来的反应—对同一张或下一张罗夏墨迹卡片上的反应—是否会延续“失活”的主题。能够从受伤的自体状态中“迅速恢复活力(bounce back)”表明了自体在某种程度上的恢复能力。
在代表自体统整性受损的典型案例中,容易引发的是心理诊断学上关于能量耗尽、空虚和失活的测验表现。举例来说,测验反应中涉及“破损、裂开、缺乏能量、没力气、单调、参差不齐、肮脏、消瘦或明珠蒙尘”等意象或表达,都是人类在这方面体验的典型表现。测验中许多病态的知觉意象都传达出自体失活状态的独特品质,比如一个流血、死亡甚至腐烂的客体,一些陈旧腐烂的东西或者一种凋零的状态(比如一张发黄的照片、一片枯萎的树叶甚至一个垂暮的人),对这些内容的反应就是很好的例子。罗夏墨迹测验的所有认知意象(甚至病态的)不是用于定义自尊受损的面向,而是便于临床工作者从科胡特所谓的非镜映自体的角度共情地把握这种类型的反应。因此,增强对这种认知意象临床意义或相关性的理解,有助于从心理学上解释自体。
特定的投射测验反应也可能预示着解体产物具有很多自体紊乱的特征,如倒错、成瘾或明显的分裂现象。解体的产物代表了极度绝望的尝试—即个体在面临自体调节结构丧失这一威胁时想要维持自尊,它代表了以下两种反应状态:无法把客体或他人体验为一致切实的;稳固边界的崩溃。来自主题统觉测验和人物绘画测验的意象还能体现一种可察觉的、痛苦的自体状态,一种无法维持自己完整或无法改善功能的状态。人们表达无法忍受自己、经历无法恢复的毁灭性丧失;描述自己似乎飘在半空中没有根基;画被恶劣天气笼罩的人群、树或房子的图画,都属于这样的例子。这种意象也是精神病性人格、精神病倾向状态、边缘型人格障碍或短暂分裂表现的特征。然而,关于共病原发性干扰的精神病理学或其他理论观点认为这并不排除失能状态中脆弱自体的作用。自体状态及其自体客体需求对严重精神病状态有着重要影响,但对非精神病性状态也同等重要。
有益健康的自体客体功能不一定体现在恰当的反应中,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反应。更典型的情况是,努力探索来访者的核心反应将有助于修复贬损的自我。因此,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潜移默化地引导出来访者发展核心反应的表达非常重要,比如“一只受伤的鸟需要有人照顾”,或者“一朵枯萎的花等待被浇灌”。有时,这些迹象并不紧随着一个被破坏的自体反应,而是会在之后的测验或在其他测验中出现。通常,一个流行的投射测验—例如罗夏墨迹测验—可能没有关于自体状态的指示,但在主题统觉测验或人物绘画测验中会出现更具启发性的特征。例如,某人可能会借主题统觉测验的一张卡讲述一个故事,描绘某个年轻人失望沮丧,向长者倾诉心事—后者被描述为在专心倾听(反映自体客体功能),也提供了年轻人急切想要获得的建议。之所以如此要么出于年轻人对长者的崇拜(理想化),要么是因为年轻人渴望和长者一样,能够解决问题(孪生移情)。
有时,临床工作者可以在过度抽象、疏离的层面或哲学层面看到来访者有些超脱的反应,区分出补偿功能更好的来?者的投射测验内容,包括对某些观念的强迫性迷恋或对神话人物、历史人物的个人化描绘。其他一些例子则是神秘的、抽象的、类人的内容—在埃克斯纳(Exner)创立的综合系统(1993)中被编码为“H”或“HD”—比如“女武神(Valkyries)”的形象,或者“伊丽莎白一世时宫廷女性”的人物素描。这可能代表着一种尝试,想要与理想化的神话人物建立联系或者联结,往往发生在来访者感到受伤或者被贬损之后。出现“宏伟或有力的偶像”的反应,也证明了心理诊断测验在识别补偿性结构上的独特作用,该结构是自体心理学较为小众的概念之一。
书籍介绍
本书将自体心理学和投射测验结合在一起,为自体心理学取向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作者看来,投射测验与我们在求医过程中接受的放射性检查并无不同,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访谈,而是可以将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媒介和工具来使用,从而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在线转格式(595+)
- 无缺页(667+)
- 推荐购买(477+)
- 傻瓜式服务(222+)
- epub(219+)
- 差评少(481+)
- 字体合适(367+)
下载评价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喜欢"万千心理·自体心理学诊断评估:心理测验与自体客体功能"的人也看了
坛庙祭祀节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新参者 东野圭吾代表作作品 一个靠逻辑无法破解的案子 外国文学侦探悬疑推 一部让人读后热泪盈眶的推理小说 外国文学小说获奖书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最太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文版AutoCAD2016室内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新编实战型全功能实用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数字媒体实训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以内的加减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The Pocket Idiot's Guide to Direct Stock Investing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新东方 托业考试官方指南【达额立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胰岛素探秘者:张友尚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修订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安德鲁· 马丁国际室内设计年度大奖2014-2015获奖作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细胞生物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20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强化训练4500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解读与实战模拟城市规划原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司法考试2022 2022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客观题精讲(桑磊法考·全8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多指标综合评价质量的评估方法与实践(金融发展与开放研究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高等数学引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雅思口语1000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文学馆·小说林— 大玩家(精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