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大传:东汉开国风云录(全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刘秀大传:东汉开国风云录(全2册) 刘秀大传:东汉开国风云录(全2册)精美图片](https://img3m1.ddimg.cn/29/2/24046931-1_h_5.jpg)
刘秀大传:东汉开国风云录(全2册)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史上*双料帝王传记:他是开国皇帝,也是中兴之主! 他起于微末,却赢得了天下、兄弟和爱人! 没有人比他的人生更成功了!
内容简介:
★史上*双料帝王传记:他是开国皇帝,也是中兴之主!
★他起于微末,却赢得了天下、兄弟和爱人!没有人比他的人生更成功了!
本书叙述刘秀建立并中兴东汉的历史。空有汉室后裔名号的刘秀,自幼种田为生,于乱世之中横空出世,一统天下,创建不可磨灭的功勋。
刘秀自南阳随兄长刘縯起兵,大败昆阳四十二万朝廷精兵,不料为他人作嫁衣。自此韬光养晦,以其文武才德、宏韬大略,先得云台二十八将毕力辅佐,令河北世族、百姓归心;而后平定王朗百万大军,立足于幽州、冀州天地之间;其后龙归大海、凤鸣九天,收铜马、灭尤来、诛檀乡、败赤眉、讨梁王后裔;终于扫荡割据中原之张步、董宪、秦丰,耗尽心力西击陇原、南破巴蜀、北伐匈奴,令天下复归大一统,功臣宿将皆得善果,百姓安居乐业。
传奇帝王刘秀一生坎坷,却始终不忘初心,终得以文成武就。且看本书对东汉开国历史的详细解读:各方霸主合纵连横、尔虞我诈;文臣武将横扫千军万马,让人热血沸腾;热血儿郎重情重义,为报一恩不顾身家性命;刘秀韬光养晦,终成大业;刘秀与爱妻阴丽华两情缱绻,终成眷属……
书籍目录:
卷 血战南阳.................................................................................................001
第 一 章
刘细解天下事,一语惊醒梦中人 / 002
第 二 章
初立志游学长安,辞众亲一路西行 / 011
第 三 章
游学数年志难酬,乱象初现归故乡 / 022
第 四 章
李次元一语成谶,刘伯升首倡义兵 / 031
第 五 章
集众兵初战告捷,合绿林兵发棘阳 / 043
第 六 章
失棘阳官兵设伏,惨败后欲寻援军 / 058
第 七 章
伯升定计袭蓝乡,沘水一战破官军 / 071
第 八 章
汉军连胜围宛城,绿林强举更始帝 / 080
第 九 章
刘秀北徇颍川郡,王寻王邑围昆阳 / 090
第 十 章
昆阳城外百万兵,只把文叔声名扬 / 102
第 十
一 章 宛城归降声势起,功高震主遭人嫉 / 113
第 十
二 章 刘秀别妻征颍川,征讨父城得良才 / 121
第 十
三 章 功业未成身先死,东征西讨为谁忙 / 132
第 十
四 章 隐忍悲愤消敌意,誓有一日尽杀贼 / 150
第二卷 平定河北.................................................................................................161
第 十
五 章 重臣谋反劫莽帝,王邑意外掌朝权 / 162
第 十
六 章 邓晔于匡乱关中,天下分崩长安危 / 169
第 十
七 章 王莽粉身谢天下,更始初用刘文叔 / 178
第 十
八 章 豪杰归附赤眉叛,事有转机巡河北 / 185
第 十
九 章 平冤屈河北树信,刘林叛陷身困境 / 195
第 二
十 章 一路逃难凶险急,刘秀引众入信都 / 203
第二十一章
迁都长安封众王,河北平叛结姻亲 / 214
第二十二章
柏人难克取广阿,上谷渔阳雄师来 / 222
第二十三章
分兵谢躬救信都,亲领大军战倪宏 / 233
第二十四章
捷报频传征邯郸,诛杀叛逆稳众心 / 242
第二十五章
赤眉整军侵关中,刘秀封王拒还朝 / 249
第二十六章
丛台约兵分城战,初征铜马难破敌 / 257
第二十七章
吴汉耿弇收北兵,收降铜马服众心 / 265
第二十八章
兵锋逆转攻河内,赤眉青犊皆败逃 / 278
第二十九章
河内惶恐举郡降,根除异己杀谢躬 / 287
第 三
十 章 赤眉入关气势盛,邓禹领军进河东 / 296
第三十一章
连战连捷逼尤来,冯异寇恂破朱鲔 / 311
第三十二章
四方云动更始衰,河北初平即帝位 / 330
第三卷 逐鹿中原.................................................................................................347
第三十三章
光武入主洛阳宫,更始兵败降赤眉 / 348
第三十四章
赤眉杀降弃长安,光武平乱河北平 / 361
第三十五章
赤眉惨败盗坟茔,邓禹兵乱彭宠叛 / 372
第三十六章
汉军南下定颍川,光武解怨将相和 / 380
第三十七章
睢阳城破刘永逃,景丹西征染病薨 / 392
第三十八章
吴汉强渡黄邮水,邓奉一怒反大汉 / 403
第三十九章
刘嘉克贼降汉廷,初征邓奉陷危急 / 412
第 四
十 章 洛阳危局暂消解,冯异挫敌赤眉降 / 424
第四十一章
光武亲征入南阳,剿灭叛逆讨秦丰 / 438
第四十二章
睢阳复破刘永亡,秦丰败退守黎丘 / 451
第四十三章
衣锦还乡添新喜,耿弇献策讨诸敌 / 460
第四十四章
来歙游说西凉归,挥师北上彭宠败 / 470
第四十五章
连战连捷攻徐扬,隗嚣遣兵破蜀军 / 478
第四十六章
垂惠内反豫州平,彭宠受辱死奴手 / 488
第四十七章
吴汉耿弇破平原,马武闻叛救桃城 / 498
第四十八章
光武东征破庞萌,耿弇奇袭斩费邑 / 508
第四十九章
吴汉统军破新阳,光武断粮退五校 / 523
第 五
十 章 连克两城诱张步,临淄城外破齐军 / 531
第五十一章
张步惨败退平寿,合兵苏茂御汉军 / 543
第五十二章
两贼相争青州平,关中又传噩耗来 / 553
第四卷 一统天下.................................................................................................565
第五十三章
中原初定谋益州,怎知隗嚣生异心 / 566
第五十四章
初征隗嚣入伏败,冯异逆袭窦融归 / 573
第五十五章
匈奴战败遣使和,隗嚣领兵救安定 / 583
第五十六章
隗嚣式微急退兵,封锁关隘拒汉军 / 596
第五十七章
马援献策袭略阳,牛邯开关降大汉 / 605
第五十八章
来歙坚守略阳城,光武亲至隗嚣败 / 612
第五十九章
隗嚣坚守拒汉兵,光武东归叛乱平 / 626
第 六
十 章 吴汉岑彭难破城,蜀帝增兵救隗嚣 / 637
第六十一章
祭遵危难拒叛兵,隗嚣外巡羞愤亡 / 647
第六十二章
岑彭南下祭遵卒,吴汉北征战事僵 / 656
第六十三章
冯异破敌含笑薨,隗氏败落陇右平 / 665
第六十四章
火烧荆门破夷陵,来歙建功遇刺薨 / 673
第六十五章
臧宫危难克广汉,岑彭奇袭志难酬 / 680
第六十六章
吴汉受命再征蜀,急进受困复破敌 / 688
第六十七章
吴汉遇伏险丧命,公孙败亡成都平 / 701
第六十八章
卢芳惊恐伪朝乱,封禅泰岳永世传 / 713
附 录.....................................................................................................................725
作者介绍:
夜起听花落,原名廖文科,男,1982年生。自幼喜读史书,对东汉历史研读深。作品《刘秀大传》以帖名“东汉开国风云录”于2014年3月起在天涯论坛连载,受到读者持续关注,引发东汉题材小说新一轮高潮。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
一
章
刘细解天下事
,一
语惊醒梦
中
人
王莽天凤年间,昔日威武的西汉王朝已被大新王朝取代近十年。中华大地虽说不上大治,但也相对稳定,太平无事。连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皇帝易了主,似乎与老百姓并无多大关系。这不又到了打谷季节,新野县汇聚了南阳各县收上来的新谷。一时间商贾云集,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南阳郡本属荆州管辖,但紧靠中原腹地,与豫州颍川毗邻而居,连接南北,贯穿东西,四通八达,紧扼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商旅云集之所。新野集市虽比不上宛城繁华,却也吸引了南来北往的过客,收购新粮果蔬、皮草山货,运往四方。
人群中有一名青衫公子正于市集游玩,边走边瞧,兴致盎然。此人名唤李通,字次元,宛城人氏。其父李守,为国师刘歆属官,因善星历谶记而为皇帝所看重。李通常年随父居于长安,少在南阳生活。虽身负奇才,天资聪颖,却整日游手好闲,不喜为官。李守恐其在京师重地招惹是非,遣其归乡闲居,却正合了李通心意。自回南阳后,没了父亲看管,李通更是无拘无束。家中殷实,无须为了生计烦恼,整日里斗鸡走狗、游山玩水,不亦乐乎。近几日在宛城待厌了,听闻新野市集甚是热闹,便一大早离府,也未带半个仆从,独身一人骑马上路。
恰逢秋收,集上满是南阳土产,多的还是刚收的新谷。放眼望去,金灿灿一片,甚是喜人。李通转来转去,行至一小摊面前,驻足观瞧。此店新谷与众不同。大多卖谷商贩,为压秤盘,多获毛利,往往粗略打理,便装袋贩卖,谷粒看似饱满,实则未脱去糠皮,吃起来必然粗糙,累得人买回后还要细细碾磨。更有些奸商还往袋中掺杂些许沙土、碎叶,以充好粮骗取钱财。而此店主人甚是心细,不但筛去沙石,还将谷子打了个干净,一袋袋新谷看着格外鲜亮诱人。李通细瞧那卖谷之人,二十上下,肤白如雪,眉目清秀,额头开阔,双唇宽大,虽一身农装,却掩盖不住一种难以言明的气质,哪里像个寻常农夫?而旁边一人年纪稍长,穿一身旧衣,但一瞧便是大户人家出身,精明干练,正吩咐两名仆从卸车。
李通好结交各路豪杰,见二人与众不同,有心结识。上前轻轻一拜,问道:“二位,在下有礼了。”
两人转身观瞧,还以为是买谷客商,双双还礼。年轻人上前问道:“先生可要买谷?我这谷子是干净,先生可随意验看。”
李通回道:“在下宛城李通,字次元,并非买谷商人。只是见二位不为利所趋而弄虚作假,心中敬佩。由谷见人,便知二位重信重义。李某唐突,愿与两位义士交个朋友。”
那年轻人略感意外:“先生可是宛城李氏族人?”
“正是。家父李守。”
年轻人很是高兴:“在下舂陵刘秀,字文叔,不过是一乡野农夫。久闻宛城李氏一方豪杰,能有幸结识先生,实乃刘秀三生有幸。”转而又向李通介绍,“这位是我姐夫,新野人氏,姓邓名晨,字伟卿。”
邓晨相视一笑,问道:“听闻令尊在长安为官,李公子怎有闲暇来新野游玩?”
“长安虽然繁华,但也比不得乡土亲切,故而李通回乡闲居,愿与同乡朝夕相处,才显快活。”又问,“文叔既是舂陵人氏,可识得刘刘伯升?”刘秀还未及答话,邓晨乐道:“伯升正是文叔兄长,亦是邓某大舅子。”李通大喜。在长安之时,就从友人口中听过刘之名。舂陵刘氏乃前朝长沙定王刘发后人,久居南阳,世代显贵,人丁兴旺,族中多有出仕为官。虽然当今圣上登基后,前朝宗室多被削官去爵,可历经两百余年的皇族依然是南阳大族。那刘一脉,虽因其父早早亡故而家道中落,但他还是凭一己之力,重在南阳站稳脚跟。李通回乡后,又听到不少关于刘的传闻。据说其人豪放不羁,文武兼备,喜结交天下豪杰。三教九流,无所不识。为人更是仗义疏财,广施恩泽,其名如日中天,南阳有几人不知其事?李通早就有心结识,一听刘秀竟是刘兄弟,自然喜上眉梢。
“久闻伯升威名,只是无缘相见。今日竟与文叔、伟卿不期而遇,真是上天眷顾。不知文叔何时回舂陵,李某欲同行拜见伯升,还烦劳文叔代为引荐。”刘秀似有难色:“须待我卖完这后一车新谷,才会回家。只怕会耽搁先生时日。”
“无妨无妨,李某也无他事,便陪二位在此几日,也好多亲近亲近。”“先生既然有暇,那自然再好不过。只是卖谷繁杂,让先生留于此处,委屈先生了。”
“我等既已相识为友,何必如此客套。二位若不嫌弃,便称我次元吧。”说完将马拴在一旁,径直转了进来,与刘秀、邓晨闲聊起来。说起家世,才觉刘秀亦不简单。刘秀九岁丧父,兄妹几人由其叔父刘良收养。刘是家中长子,继承了微薄家业。而刘秀分得数顷田地后,不愿给刘良多添负担,十来岁年纪,便弃学务农,养家糊口。李通想想自己打小锦衣玉食,何曾受过半分劳苦,可刘秀幼时虽亦无忧无虑,生活富足,十来岁却要为生计操持粗役,就他这份坚韧,便已让自己叹息了。
三人正聊得欢畅,有几辆马车突然停在面前,下来一人。邓晨瞧见,忙迎了上去:“次伯多日不见,可还安好?”
那人还礼道:“伟卿安好?我正要陪母亲去郊外秋游,远远便见你在此。又在帮你小舅子卖谷吧?正好我家中要买些新粮。你家谷子是精细,母亲很是喜欢。你便将这车直接送去我家,找我弟结账即可。母亲还在等候,不便久留,容我他日再与伟卿盘桓。”
“那便多谢次伯眷顾了。对了,这位是宛城李通,刚巧与我相识。”转又向李通介绍,“这位是新野阴识,亦是我友,二位也可多多亲近。”
新野阴氏,李通略知一二,其祖出自管仲。虽不如刘氏强盛,但也是南阳名门望族。李通上前与阴识相见,客套几句。却偷瞧见刘秀在邓晨身后,一脸羞赧,痴痴望着阴家车队。李通顺着望去,见车上坐一华贵老妇,应是阴识母亲,而旁边陪一豆蔻少女,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虽仅十三四岁模样,但已出落得风姿秀丽,一看便是个美人坯子。李通久居长安,也算见过世面,阅人无数,却也找不出几人能与之匹敌,难怪刘秀看傻了眼。那少女依在老妇身边有说有笑,隐隐听见是阴识小妹,唤作丽华。
刘秀此时心中早已翻江倒海一般。去年来新野卖谷时,刘秀巧遇阴家车马外出,远远看见阴丽华,便一见倾心,相思成疾。苦于自己虽为刘氏宗族,却
家境贫寒,也不敢与人相说。只是但有闲暇,便跑来新野,希望能再见一面。一年中虽远远瞧见过几次,但如今天这般相距尺步,还是头次。能看得如此真切,还能听到其欢声笑语,刘秀心中热血沸腾。
李通悄悄一笑,也不点破。阴识与二人随意攀谈几句,便匆匆拜别,登车远去。
三人目送车队转过街角,便与仆人一起装车运往阴府。刘秀心中若有所失,也不与二人相谈,低着头自顾自地赶车。待把一车粮食尽数卸入阴家仓中,算得钱款,刘秀赶着空车出来,才与李通说道:“既然已售得余谷,我这便回舂陵,若次元兄愿同去,那我便引去我兄长家相见。”
李通喜道:“如此甚好。”
邓晨挽留:“今日才与次元相见,不若回我家中用饭,明日再去舂陵不迟。”李通辞谢道:“天色尚早,待李通舂陵归来,必往伟卿家中叨扰。”刘秀亦说:“离家数日,尽住在姐夫家里,怎好再添麻烦,我这便回家,还请姐夫代向二姐辞行。”
二人辞别邓晨,乘着牛车,缓缓往舂陵归去。
回到舂陵,因有李通同行,刘秀家也不回,便匆匆引了李通直赴兄长府中。刚至府前,便见大门敞开,里面传出阵阵欢笑之声。问过家丁,言有客远来,刘正邀众公子陪坐,为客人洗尘。
刘秀虽已和刘分家独居,可也常来府中探望,也不用家丁传报,便引李通穿过庭院,来到堂屋。刚进去,就见数人分坐堂中。刘正设宴款待宾客,与众人饮酒畅谈,十分热闹。见刘秀来访,众人放下酒樽,笑呵呵地与刘秀见礼。
刘秀环顾一周,都是熟人。刘自然端坐主位,虎背熊腰,甚是威武,双目如炬,不怒自威。
左侧首席正是远客。其名朱佑,字仲先。本是宛城人氏,自幼丧父,归于外家复阳刘氏,同舂陵刘氏算是远亲,又与刘秀兄弟同病相怜,故而十分亲近。虽离舂陵数年,但与二人往来甚密,情谊厚重。朱佑为外家打理生计,常奔走四方,习得一身武艺傍身,每来舂陵,都与刘切磋技艺,也曾教刘秀一些防身之术。
右侧首席是一儒雅文士,长目细眉,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庄重睿智气息。此人名刘赐,字子琴,乃刘秀族兄。虽是一文人,却不乏勇武之气。前些年其兄刘显因怨为吏捕杀,刘赐与显子刘信结客报仇,亡走天涯。天凤元年,逢皇帝大赦天下,才得归乡。与刘是意气相投,整日形影不离,是刘府中常客。
其下坐着族父刘歙之子刘终。刘终打小便异常机敏,总有不少鬼点子,引得族中兄弟争相效仿,四处惹是生非,没少受刘歙责打。刘终虽然顽劣,却非常孝顺,与其父感情甚厚。每次受完责罚,刘终总会老实数日。但没过几天,便又耐不住性子,旧病复发,惹得刘歙又气又恼,却也毫无办法。
对面是刘秀二哥刘仲。其性情与刘、刘秀又不相同。刘豪放,刘秀敦厚,而刘仲却沉默寡言,不喜嘈杂,常一人独处,少与外人往来。今日能受邀作陪,当真少见。只不过虽坐席上,依然沉默,偶尔举杯相陪,少有言语。刘秀与众人见礼,又向大哥引荐李通。刘听闻来者是宛城李氏,刚从长安归乡,甚是高兴,起身相迎:“久闻令尊为人严毅,受人敬重,而次元兄亦是才华横溢,享誉京师。今日得见,真乃一大快事。”
李通忙推辞道:“伯升兄谬赞,当真折煞李通了。李通不过是一纨绔子弟,徒有虚名,哪比得上伯升兄宅心仁厚,享誉南阳。李通在长安时,便听同乡赞伯升兄威名,慷慨仁义,听得李通甚是仰慕。能有幸结识兄长,聆听教诲,才是李通三生有幸。”
刘哈哈大笑:“不过是朋友们抬举罢了,哪有次元说得那般传奇。来!来!来!容我为你引荐诸位良友。”说完将众人一一介绍于李通,又是一阵客套。刘请李通与朱佑并席而坐,又使刘秀与刘仲合席,陪在李通身侧。
李通、刘秀来迟,刚刚入席,便被众人连敬数盏。两人推辞不过,几杯下肚,面色红润。刘秀近来农事繁忙,也有些时日未曾来兄长府中,不由得四下观瞧。刘所居是祖上传下宅院。虽宽敞气派,但历经数代,年代久远,显得苍老陈旧。待父亲故去后,家中陷入窘境,府中不少祖上传下来的值钱物什都被典当变卖以养家糊口。及大哥成人,继承家业后,也不知他经营些什么,家中稍有起色,但看这府中陈设,便知其生活也并非十分宽裕。念及此处,刘秀想到大哥整日广交友人,动辄设宴款待,或赠以钱物,如此过活,日子怎能长久?也不知大哥如何打算,待有时机,定要劝他一劝,勤俭持家才能细水长流。刘秀正想心事,就听刘向李通问道:“次元自长安归来,不知近日朝中有何趣事?不妨道来,也让我等长长见识。”
李通思索片刻,说道:“近来倒有两件大事,在长安朝野议论纷纷。一件是皇帝重申六管之令,除原先制定的官府专卖酒、盐、铁,铸钱,征山泽税及放贷予民六项外,又新增征收奴婢税。上公以下,家有奴婢者,按每口征收三千六百钱。当下已在长安颁布,预料不出年底,便要推及天下,引得朝野一片哗然。”
刘终一听急了:“若真这样,各家岂不是又要折了一笔钱财?这不是逼得我等趁收税前遣散仆役不成?”
刘赐反问道:“如何遣散?家中仆役多是无家无业、流落乡野之人,再有就是边关战乱,家破人亡、逃难之人。虽为糊口卖身于我,但好歹在此有条活路。你将他们遣散出去,岂不是断了他们生计?”
刘终无奈:“可三千六百钱也不是小数,若按这个征法,十几亩地岂非白
种了?”
朱佑无田无产,不过帮外家打理些生意,对此倒不甚在意,劝解道:“也莫过计较。南阳土地肥沃,若细心打理,也便补上这亏空了。”
刘终叹了口气,低头饮酒不语。刘此时心中却又有一番算计。自皇帝登基以来,诸多政令不得人心,劳民伤财,不少人无力缴税,亡入江湖落草为寇。前些年据闻为了征讨匈奴,募天下囚徒、壮丁、甲士三十余万,出塞讨伐单于。因调遣不一,有先至者,便令屯于边郡。孰料军队执法不严,放纵士兵,边郡百姓多遭侵夺,比匈奴蛮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可恼的是大军集结后又不了了之。天下士族百姓虽不敢明言,但也颇为不满。若长此下去,怕皇帝难坐稳江山。
刘见众人不语,便问李通:“还有一事如何?”
李通饮口酒,笑谈道:“另一件却是皇家之事。皇孙王宗自画一图,穿天子衣冠,还私刻印章,为人发觉,举于皇帝。王宗畏罪自杀,被皇帝贬爵,草草下葬。王宗姐姐为卫将军王兴夫人,亦连坐王宗之事,双双自杀谢罪。”刘终听闻,兴高采烈,大喝一声:“好,皇帝不仁,报应子孙。”刘虽亦觉畅快,但毕竟初识李通,不明底细,其父又在朝中为官,不可不防,便骂道:“快快住口,此等大不敬之语岂可乱讲?”
李通笑道:“无妨无妨,长安皆以此事作饭后笑谈,皇室颜面全无,又不好张扬,也未追究他人。”转而又想起一事,便说道,“国家之事也无甚趣味。今日初识文叔,听闻其二十来岁还未婚娶。李某倒觉有桩好姻缘,若伯升亦觉可行,李某愿保一媒。”
刘喜道:“我这兄弟确也该成家立业,未知次元所言何家之女?”“今日与文叔相识新野,巧遇阴家出游,有幸得见其女唤作丽华,当真是国色天香,若能配与文叔,实乃天作之合。”
刘秀听李通忽提此事,料其猜得自己心意,不禁羞得面红耳赤,急忙推辞道:“次元莫要说笑,刘秀还未考虑婚娶之事。”
刘见李通指名道姓说出阴丽华,又说与之遇于新野。而刘秀一被说破,立马臊成这般模样,料三弟必然有意。猜中刘秀心思,刘却不说话,别有意味地瞧着刘秀发笑。
刘赐却说:“次元初归南阳,可能对阴家之事不知。阴识兄妹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那丽华天生丽质,还未及笄,便已是远近闻名的美人,深受家人宠爱。那阴识早有说辞,必要寻个非常之人,才肯下嫁。次元不明所以,贸然说媒,怕会吃个闭门羹。”
刘秀知刘赐所言不假,自觉迎娶阴丽华终是镜花水月,南柯一梦,不觉暗自伤神。李通不明缘由点破此事,亦颇觉尴尬,只得转引话题,又与众人聊起天南地北奇闻逸事。而刘秀却只顾自己心事,再无兴趣听别人话语。
酒宴散去已是深夜,望着满堂的杯盘狼藉,刘秀满是踌躇,欲言又止。刘已有几分醉意,斜倚在榻上,看着不安的刘秀:“三弟有事?莫要为难,但说无妨,为兄自替你主张。你看这南阳郡,宗室血亲,盗寇游侠,为兄有几人不识?又有几人不给为兄几分薄面?”
刘秀鼓起勇气说道:“大哥,按说这些话弟弟我不便说三道四,但我观大哥这些年来,整日与些不相干的人宴饮高歌、斗鸡走狗,其中不乏招摇撞骗、举止低劣之徒。虽说大哥继承家业,如何用度自有大哥做主,但再大家业也禁不住这样折腾。须知细水长流方是持家之道,愿大哥仔细斟酌。”
刘愣了一下,转而一改先前慵懒的姿态,正襟危坐。“三弟,你真是这样看待为兄吗?”
“我怕大哥败尽家业,两个侄儿日后没饭吃,怨我这个叔叔未能及时劝解你。”刘秀赌气说道。
刘呵呵一乐:“好个刘文叔,我的好三弟,我倒还不知你竟如此伶牙俐齿。可文叔啊文叔,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所说的持家之道固然有理,但却不合时宜。须知盛世有盛世的活法,乱世有乱世的准则。天下太平,人人安稳,自然要持家过活。可乱世之中,任你如何打理家业,就算挣得富可敌国,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添作嫁衣。你莫看今天太平无事,可你要细细揣摩,便知眼下太平不过是镜花水月。咱这个大新皇帝临朝前,原本是我刘氏外戚,仗着族中声望,向上妄称祥瑞,虚造太平,欺瞒太后,阿谀奉承;向下虚与委蛇,矫情造作,结党营私,诓骗天下。他一步步独掌大权,终偷得天下。而这位安汉公登基后,又安了什么汉?他频频折辱外藩,引得外邦交恶,穷兵黩武,不顾及百姓疾苦,多少儿郎葬身边关,又可曾打下尺寸土地?他废除私田,严禁买卖,看似是保全百姓耕地,却纵容皇亲重臣恶意欺占,哪有什么顾忌?他并天下十三州为九州,强迁民户,劳民伤财。他几番篡改币制,铸造新钱,兑换几经更改数额,使得流通混乱,经济萧条。咱这个大新皇帝惹得天怒人怨,又怎能长治久安?”
刘秀看着刘高谈论阔,滔滔不绝,听得是万分震惊:“大哥,你与我同处南阳一隅,庙堂之远,你又如何知道这些天下之事?”
刘得意地笑了笑:“前些年,为兄游学长安,虽说没做多少学问,但也略有一些人脉,对政事也有所耳闻。后虽归乡,但与诸友常有联系,故而对朝中之事多少有些详熟。你可知当今天子是如何称帝的吗?”
“此事天下皆知啊!”刘秀眨了眨眼,接着说道,“武功县一口百年老井阻塞断水,县令孟通筹钱疏井,竟得一晶莹白石,上书‘昭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太后知天命难违,遂准王莽称假皇帝,摄行皇帝事。而后又有梓潼人哀章于深山古庙发一铜匮,上书‘天帝行玺金匮图’,‘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言王莽为真天子,当承天命,御天下兆民。王舜、平晏、刘歆、甄丰等朝中重臣借此上奏,太后自知大汉国祚已失天命,遂准王莽即真天子位,这才开创了大新朝。”
“哈哈,”刘一阵大笑,“这般愚弄天下之言你可也信?什么白石?什么铜匮?全是狗屁!那白石且不说,但这哀章我可识得。为兄游学长安之时,此人素无所长,好为大言。那铜匮便是他私下铸造,匮上还书‘莽大臣八人,另名王兴、王盛、哀章,凡十一人,皆属官爵,为辅佐’。就这么个破玩意儿,
王莽老儿便当作宝,硬是用它当了垫脚石,登上九五之尊。真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而那铜匮所言十一人,皆因此被拜为新朝重臣。那王兴本是城门令史,王盛更是个卖饼小贩。只因与哀章共做铜匮,皆封官授爵,登堂入室。而我大汉宗亲,除了那背祖忘宗的刘歆老儿,其余人等无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皆遭贬黜。如此处事不公,怎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刘秀目瞪口呆:“还有这等事?当真是无耻至极!”沉吟片刻,又问道,“大哥,你……你说这天下当真不稳?”
“迟早的事。现在天下太平不是王莽之功,不过是近年来风调雨顺,老百姓勉强过得下去罢了。若有一天……”刘紧紧盯着刘秀双眼,突然一笑,话锋一转,“对了,听闻李次元欲为你保媒,不知你作何打算?”
刘秀正听得入神,冷不丁被刘这样一问,心结又起:“大哥,你怎么又突然问起此事?”
刘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亲去得早,长兄如父,我自然要为你婚事着想。我且问你,想不想娶阴家小姐?”
刘秀低头苦思,猛然抬头,斩钉截铁说道:“想!今世非她不娶。”“那你打算如何迎娶?就凭你种的那几顷薄田?阴家肯依?”刘秀被此一问,心如刀绞,若有所失地看着桌角,一把端起酒樽饮个干净。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头流入心里,两行热泪又从心间涌向眼眶。
刘见触到刘秀伤心之处,心有不忍,说道:“三弟,你也莫要伤感,其实就凭大哥在南阳声望,即便他阴家是名门大户,也要给为兄几分薄面,更何况我与那阴丽华兄长阴识相熟,让他将妹许配与你亦有可能。只不过……”“不过何事?”刘秀听闻刘有法相助,不禁希望再起,忙问道。
“不过……若只是凭我缘故,让你娶到阴家小姐,那阴家也只会将你看作是我刘亲眷罢了。但有人问起,阴丽华所配何人,也只会说嫁与刘之弟,至于刘秀何许人也,无人在意。这样的婚姻是你所愿吗?”刘静静地看着刘秀问道。
刘秀听到这里,心灰意冷斜坐榻上,至于刘后来又说了些什么,已经半句都未听得进去。自父母相继亡故之后,还从未像现在这样茫然过。是啊,正如大哥所言,若是阴识看在大哥面上,将丽华许配自己,那我刘秀究竟算作什么?在丽华眼中,自己又算什么?但若不靠大哥,自己那点家底,在阴家怕是连大门都进不去。我要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放下那可怜的尊严,低眉顺眼与自己所爱携手一生?还是奋发图强,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博个封妻荫子,使所爱有所依傍?我不过一南阳农夫,宗室血脉也只属于过去,就算我地种得再好,收成再多,也改变不了自己卑微的一生。天啊!谁来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刘秀失魂落魄地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天又阴沉了下来。起风了,吹得刘秀衣襟啪啪作响。天边一团黑云低沉着越来越近,怕是要下雨了。在打谷时节,这可算不得什么好事,但刘秀心中此时已对这将来之雨浑不在意,自顾自地向家走去。
刘在身后望着刘秀单薄的背影,喃喃道:“弟弟啊,莫要怪为兄心狠说这样的话,世道迟早有变,你若仍不知进取,安于现状,何以立于乱世之中?你迟早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刘秀大传》中的主角刘秀的一生,甚至比虚构小说中的主人公还要成功。他起于微末,起兵后三年称帝,十五年一统天下。然后励精图治,实现中兴。而伴随他的兄弟及功臣,个个善始善终。与初恋阴丽华终成眷属,后宫没有宫斗夺嫡。
2. 《刘秀大传》文笔简洁流畅的语言,对于战争的描写细致入微,荡气回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真实逼真。
3. 《刘秀大传》以《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东观汉记》为依据,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前提之下,剧情跌宕起伏。
4. 若你喜读史书,不妨以此书作为东汉的解读。若你喜读战争,不妨一观书中横扫千军的热血沸腾。若你喜爱情谊,不妨细品刘秀与其爱妻丽华的短聚别离。若你喜研谋略,不妨揣摩一番各方霸主合纵连横的尔虞我诈。若你喜于创业,不妨借古喻今,在刘秀的艰辛之中品味一番不易。若你喜看武侠,不妨略读几篇重情重义为报一恩不顾身家性命的热血儿郎。
5. 《刘秀大传》以帖名“东汉开国风云录”于2014年3月起在天涯论坛连载,受到读者持续关注,引发东汉题材小说新一轮高潮。
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以我个人肤浅的认定,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南怀瑾
◇刘秀是中国历*会用人、*有学问、*会打仗的皇帝。——*
媒体评论
◇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诸葛亮
◇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王夫之
◇偃武修文,崇德报功,勤政治,养黎民,兴礼乐,宣教化,表行义,励风俗。继以明章,守而不失,于是东汉之风,忠信廉耻及于三代矣。——司马光
◇至于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凭焉。发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司马彪
◇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朱元璋
◇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美。——梁启超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以我个人肤浅的认定,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南怀瑾
◇刘秀是中国历*会用人、*有学问、*会打仗的皇帝。——*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429+)
- 经典(231+)
- 无漏页(168+)
- 不亏(534+)
- epub(355+)
- 目录完整(271+)
- 无盗版(73+)
- 体验差(543+)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喜欢"刘秀大传:东汉开国风云录(全2册)"的人也看了
七海游侠 : 西伯利亚劫金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30235228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我喜欢你很久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分子材料剖析实用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测绘案例分析——考点剖析与试题解析(202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年末清仓】营销管理实务(全国商务人才培训认证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沟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小学国际健康教育课程 健康与幸福 七年级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海底小纵队 生物认知拼图 奇特的鱼 其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红人经济——发掘新消费爆点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卡耐基励志经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老年综合评估(第2版)(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大眼睛洞洞书:动物宝宝【放心购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景观纪念性导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扬帆起航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Visual FoxPro数据库应用实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民法典释评·人格权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圣才教育:2019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历年真题与考前押题详解(第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高级中学课本(高中1年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舒伯特钢琴独奏奏鸣曲) Complete Sonatas for Pianoforte Solo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