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现代视野(清华国学研究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哲学的现代视野(清华国学研究系列)精美图片
》中国哲学的现代视野(清华国学研究系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哲学的现代视野(清华国学研究系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1617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9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以现代视角分析传统哲学 从中国立场阐发西方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陈来教授最新论文共16篇,一方面依据现代哲学意识,分析了从王阳明到熊十力、梁漱溟、徐梵澄等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的精深涵义,探讨了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精神性问题,深化了对心学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从中国哲学的立场,对西方哲学思想作了阐发,显示了当代中国哲学家对现代中国哲学中本原性问题的关注,和对现代西方思想的理解与问题意识。


书籍目录:

01|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以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典范意义为视角 029|启蒙批判与学术研究的双重变奏——整理国故运动中的胡适 

051|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 

083|熊十力哲学的见体论 

117|梁漱溟论“见体”与“一体” 

141|精神哲学与知觉性理论——徐梵澄心学思想述论 

165|王阳明晚年思想的感应论 

191|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 

207|百年来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219|归属与创伤——伯林论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 

241|中国的儒学复兴是全球资本主义话语?——回应后殖民的儒学批评 

305|论儒家的实践智慧 

321|关于桑德尔论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对《民主的不满》的评论

333|诠释学中的“前见”——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 

375|认识传统的意义 

391|儒家的政治思想与美德政治观 

417|后 记


作者介绍:

陈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著作四十余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最新力作

贯穿从阳明晚年到近代哲人的心学体系

在中西文化的对话中深化了对儒学的认识


书摘插图

遗落的“穆小姐”

传统有精华与糟粕,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有积极的意义。但把整个文化传统看成巨大的历史包袱,要传统文化对中国的落后负全责,以为经过与传统的彻底决裂才能走向现代,带有明显的激进色彩。在学术层面上,全盘否定儒家的价值体系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把合理的批判推向极端,这些显然失于偏激。其原因是在认识上未能正确解决对待人文传统的价值的取舍标准。 

20世纪出现的全盘反传统思潮,涉及分辨传统的标准,其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其一,以富强为唯一标准。如陈独秀在比较东西文明和检讨中国文化时以功利主义为基点,以富强之强为根本标准,极力称赞“西洋诸民族好战健斗,根于天性,成为风俗,自古宗教之战、政治之战、商业之战,欧罗巴之全部文明史无一字非鲜血所书,英吉利人以鲜血取得世界霸权,德意志人以鲜血造成今日之荣誉!”陈独秀不仅变成一个战争与鲜血的崇拜者,而且公开提倡文化教育中的“兽性主义”,抨击“独尊人性”,高呼“保存兽性”。他说“兽性之特长谓何?曰意声顽狠、善斗不屈也,曰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也,曰信赖本能、不依他活也,曰顺性自然、不饰伪文也。晰种之人殖民事业遍大地,唯此兽性故;日本称霸亚洲,唯此兽性故。 ”与此同时,把爱好和平与注重文化教养看成东方民族的“卑劣无耻之根性”而加以诋斥。这就是在外在功能坐标中判断人文价值,认为一切与富强的政治经济功效无直接关系的人文文化都没有价值。其实真、善、美和人类的平等、友爱、和平的价值理想,是不可能依照某一外在的功效来衡量其价值的。不能因为《诗经》、《楚辞》或儒学仁义礼智、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不具有某种政治经济目的功效,而否认其自身的价值。

其二,以科学民主为唯一标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 1917年后则更多地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这比起《新青年》的初期更具积极的启蒙意义,但全盘反传统的思想更借此而发展。陈独秀的话是有代表性的,他把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完全对立起来:“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他不仅以民主和科学整个地反对孔子与儒家、佛教、道教,而且把科学民主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完全对立起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伦理革命主张和以胡适为代表的文学革命主张,从文化观念来看,主要是引入“科学”、“民主”作为判断文化传统的价值的根本标准。后来“文革”的“破四旧”可明显看出“五四”时代反传统观念的影响。但是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哲学、美学、伦理、文学上有普遍价值的成分不可能在“科学”、“民主”的典范下被承认,文明、和谐、正义的价值都不属于民主科学。衡量人文价值的标准必须内在于人文文化本身的真、善、美来取得,因而“科学”、“民主”并不能成为判断文化价值的唯一标准。

其三,价值理性视野的缺失。除了主张富强、民主、科学三个标准评判人文价值外,最根本的是,“五四”时代不能正确了解近代文化发展中价值理性的意义。价值理性是重视道德价值的理性,工具理性是重视功效的理性。价值理性的内容即主张博爱、平等、和平等价值的伦理体系。尽管西方近代文明通过启蒙运动挣脱了基督教会的约束,通过科学、民主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西方文明之能够延续,西方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与发展,是与以传统宗教为形式的价值传统的连续性分不开的。基督教传统经过宗教改革和其他转化形式仍然是西方近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五四”以来我们看西方,只看到近代民主与科学的进步,而没有认识到伦理—信仰传统的连续性及其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我们对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与创发性不能正确理解,把传统与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

了,走向了全盘反传统主义。

当年,大力提倡和欢迎“德先生”和“赛先生”,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人们热切的向往。在新文化运动中,少数有识之士也曾呼吁欢迎“穆勒尔”(moral)—道德小姐。然而,民主和科学在当时被认为是最重大的课题,客观上重视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而冷 落了“穆小姐”。今天我们必须重新明确辨识传统的标准,突出价值传统的重要性,才能弘扬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传统,才能确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的文化根源。

(选自本书《认识传统的意义》第二节《如何认识传统》,标题为责编所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azw3(58+)
  • 还行吧(58+)
  • 字体合适(639+)
  • 收费(181+)
  • 全格式(657+)
  • 盗版少(407+)

下载评价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