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精美图片](https://img3m3.ddimg.cn/33/29/29141673-1_h_3.jpg)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洞悉中央帝国的底层逻辑!100位历史学青年学者打造、50万粉丝历史学新媒体头部品牌:历史研习社力作!一份易读、耐读、悦读的精神盛宴,献给忙碌的你!
内容简介:
曹操竟是道教的“末日救世主”?
诸葛亮竟然和吕布有同一个偶像?
宋太祖的“良心”竟然坑了北宋!
不怕暴风雪的蒙古人?不存在的!
自*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以来,中国开启了“两千年的帝国”时代。但是王朝更迭和帝王专制,这样的定式思维能否概括浩浩两千年的历史?
中华帝国广袤的领土上,有着塞北的马策与刀环;有着“手把青秧插满田”的中原农耕民族;有着西域丝绸之路上遍布胡商身影的龟兹、高昌;有着西南瘴气密布的山林;还有桨橹声声、门阀林立的江南水乡……
朝堂之上,暗流汹涌:儒生和方士、军阀和世家、贵胄和官僚……错综复杂的势力明争暗斗
帝国外部,强敌环伺:藩镇、叛军、敌国虎视眈眈……
什么样的统治者才能管理这样复杂的帝国?什么样的权谋智慧才能维系这个微妙的天下?
这就是中华帝国的历史——它比小说还要奇幻和精彩。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帝国的兴衰荣辱,品读帝国统治的艺术。
本书从“人心”“霸业”“权谋”“兴衰”四个层面,通过两个主题并结合两个时代,运用详实的史料和专业研究,剖析中国古代两千年“帝国时代”的历史脉络,探究帝国统治的艺术,以全新的思路书写中华帝国的简史,从帝国的兴亡探求中国数千年来,历史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辉。
书籍目录:
序
引子“霸王道杂之”的统治艺术 Ⅰ
人心篇
章 汉末风云:失序的平衡
曹操崛起的秘密 003
杀戮与笼络:孙吴政权的建国之路 013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在惺惺作态吗? 025
刘备携民渡江是不是在作秀? 036
刘备东征真是为兄弟报仇? 050
第二章 三分归一:后的胜者
疑云白帝城:刘备托孤与蜀汉国运 067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骗人的吗? 077
蜀汉真是一个窝里斗政权吗? 101
解读《求才令》:隐藏着曹氏灭亡的无奈 113
军师联盟:如何操盘才能颠覆曹魏政权? 122
是谁种下东吴政权毁灭的种子? 134
霸业篇
第三章 帝国荣耀:时运、铁血、权谋
唐太宗为什么一定要征讨高丽? 145
经略西土:唐朝在西域的经营失败了吗? 155
续命百年:唐朝如何收拾藩镇割据? 165
北方草原权力游戏的玩法 177
强者崇拜:被征服也是一种荣耀 188
失去的天命:清朝如何降服蒙古? 198
权谋篇
第四章 政出一门:帝王的铁腕大明王朝的困境 211
清朝如何统一台湾? 221
党争闹起来,乾隆帝也头疼 236
乾隆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248
第五章 利出一孔:帝国的金库
北宋朝廷的“良心”坑了自己 259
形式主义毁掉了王安石变法 272
隆庆开关,一次被忽视的改革 283
大规模降税,朝廷不会缺钱吗? 293
皇帝不会花钱有多可怕? 302
兴亡篇
李鸿章如何叱咤风云四十年? 315
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危急时刻 325
是谁将北洋海军逼上绝路? 335
谁在逼慈禧太后向世界宣战? 345
慈禧太后如何玩转“权力的游戏”? 355
作者介绍:
“历史研习社”成立于2014年6月,是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历史学硕士、博士、青年教师组成的历史学知识社群。
经过不懈努力,研习社已经成为历史学新媒体领域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全网累计阅读量过亿,粉丝量总计已突破50万。曾荣获2018年度网易号态度风云榜有影响力奖项、UC大鱼号2018年度“U创大奖”等奖项。
研习社致力于让靠谱的历史学知识走出象牙塔,让更多人愿意深入了解历史,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历史既然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构成的,那就不应该是冰冷枯燥的事件记录。英文中,“History”即“人类故事”之意。所以,书写历史,就应该把过去发生的故事优美地讲述出来,但同时也必须把这种故事本身具有的种种复杂性,以及它所具有的表面和背后的内容,忠实地呈现出来。能做到如此的深入浅出,是一个历史学人功力的体现,虽然我们还有不足,但我们一直心向往之。
一个国家精神信念崩塌的影响,永远比任何派系斗争带来的危害更为深刻。炎兴元年(263年)十一月,邓艾大军兵临成都之时,这位曾经如此爱戴蜀汉的老臣的劝降,便成了压倒蜀汉帝国的最后一棵稻草。
黄权和秦宓的故事体现了蜀汉人心凝聚和信念的统一,而谯周的故事又表明蜀汉人心离散和信念的崩塌,诚可叹矣!
据学者统计,自雍正二年(1724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户部捐纳司共收捐银182590986两,约相当于六年田赋总额。
蜀汉在三国之中最先灭亡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内斗”一兴复汉室的理想主义与偏安一隅的现实主义的冲突。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专业团队,带你深度解读大历史】
名校历史学硕博士和青年学者组成的作者团队,搭建学术象牙塔和大众之间的桥梁。
【笔法大开大阖,书写宏阔的帝国兴衰史】
帝国史、大视野,带你洞见帝国历史的顶层规律!
【全局视角,解锁帝国权力密码】
抓住暗线——“统治的艺术”,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解锁帝国权力的密码。
给你一个全局视角的中国历史!
【叙事跌宕起伏,体验阅读快感】
迈进一个个似远还近的宏大的历史空间中,却寻觅那些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
既有专业学者洞见历史的深度,又有小说般叙事笔法,酣畅淋漓、引人入胜。
书摘插图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在惺惺作态吗?
不识字
历来说君臣关系融洽都会提到刘备和诸葛亮,尤其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那是多少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事情。让我们仔细回味下小说《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描述——刘备听了徐庶和水镜先生的推荐,开始对诸葛亮日思夜想。次去访隆中,与诸葛亮擦肩而过(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第二次去,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和一帮闲散野人;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本人,一番恳求后,刘备把他请下了山。刘备百折不挠,求贤若渴,经受住了诸葛亮的考验;而诸葛亮从此委身侍奉,至死不渝。这便是“三顾茅庐”的佳话,令人神往。
三顾疑点
但小说毕竟是虚构的,在正史里,情节并没那么丰富。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对此事的记载很简单,只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意思是刘备主动去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凡三往”中“三”为虚数,意为多次,为叙述方便,本文姑且认作三次)才见到。这和演义里的整体情节基本一致,只是具体细节没有罗贯中描绘得那样一波三折,吊人胃口。
而《魏略》的说法大有不同。根据《魏略》的记载,是诸葛亮主动去樊城拜见刘备的,开始时他只被当作一般宾客对待,后来刘备知道诸葛亮“有英略”,才将其奉为上宾。
在两家各执一词的情况下,南朝宋人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指出,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证据确凿,确实是刘备主动去访隆中,三次才请出了诸葛亮的。现在大多数人执此观点,笔者也不例外。但这种观点存在两处疑点:一、诸葛亮既有出仕之心,为什么自己不主动投奔刘备?
二、当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时,为何会有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的情况?
先说疑点一。从君臣关系来看,刘备虽穷困新野却为“君”,而诸葛亮虽未出仕也为“臣”,以君主的身份去拜见臣下的情况,自古少之又少,距当时近的还是几百年前齐桓公见小臣稷的传说。况且那是春秋时代,而经历过两汉大一统的三国时期,已不流行这种君臣风度。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谋臣,如荀彧、郭嘉、贾诩、陈宫、张昭、法正等,哪个不是主动择木而栖,偏偏只有诸葛亮“搞特殊”,要刘备亲自来请,不奇怪吗?
再说疑点二。关于去草庐的频率问题,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提出了一个“偶然说”,即刘备前两次无功而返只是一种遗憾的错过。很显然,这不过是小说家笔下的一种美好假想。事实上,以诸葛亮后来展现的缜密心思,若他真想早点儿见到刘备,很难想象这种“偶然”会连续发生两次。可以说,这只可能是诸葛亮故意为之,是他刻意制造了前两次的“偶然”。
至此,两个疑点合为一:诸葛亮为何要刘备主动、多次前来拜访?当下为流行的解释是,这是一种考验——诸葛亮想要测试刘备的诚意。其一,诸葛亮掌握主动性。谋臣的追求是什么?莫过于君主对其言听计从。诸葛亮如此行事,等于在告诉刘备:是你主动来请我的,日后相随时若对我所言半理不睬,我尽可一走了之。其二,频率反映地位。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很露骨地表明了野心——不出仕则罢,要出仕则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达此目的,必须突显自己的重要性。一两次的来访是不够的,重要的事情尚且要说三遍,确认过眼神又很重要的人,让他来访三次怎么了?
刘备的性格
不得不说,这个解释确实合乎情理,也为大众所接受。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只从动机和利益的角度来揣测是远远不够的;事在人为,对当事人自身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之中又以对当事人性格的分析重要。诸葛亮且先不论,只说刘备一人,只要了解他的性格,便会发觉事情并不是那么回事。
刘备给人留下的印象,主要是仁义、感性(哭得挺多的)、坚韧等,但从一些经典的片段还可以窥得其性格的另一面。以许汜为例。
有一次,许汜来到荆州,见了刘备。二人在荆州牧刘表那里,议论天下人物。谈到曾在徐州牧陶谦手下担任典农校尉的陈登,许汜说:“陈登这个人,虽然很有名望,但是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
刘备曾在徐州多年,素与陈登相熟,便说:“你说陈登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可有什么根据吗?”许汜回答:“以前我遭受祸乱,四处奔走,有一次路过下邳,便去拜见陈登。他见到我很不热情,没有一点儿主客之礼,很长时间不与我说话。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自己睡大床,让我睡下床,真是有些傲慢。”
刘备当即表示:“许先生虽有国士的名望,但如今天下大乱,你本应在此国难之时忧国忘家,济世救民,可你却只顾置买田舍,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这正是元龙(陈登字元龙)所厌恶的,他和你还有什么话说呢?”
说罢,留下许汜在那里独自一脸尴尬。
这个片段出自《三国志·陈登传》,史称“求田问舍”。这里的刘备,好像和那个说话温柔、与人为善的“大耳朵”判若两人?没错!辛弃疾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就是打心底里佩服这个屡败屡战、胸怀天下的刘玄德。刘备虽为政治家,骨子里却是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东汉末年分三国,说不清对与错,但刘备是实实在在想为这乱世做些事情的。在自己价值观的引导下,他讨厌故作清高的隐士,这一点在他的性格里不容忽视。
再回到三顾茅庐。不出意外地,现下任何人都能发现,躬耕南阳不问世事、两次躲避刘备造访的诸葛亮,他的做法岂无求田问舍之嫌?而且,这时候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一个讨厌隐士的主公,一个故作姿态的谋士,这样的两个人居然后走到了一起!
这是一对显而易见的矛盾,如果硬要解释的话,那么真相只有一个:两者中有一个是不实的。
求田问舍的典故载自正史《三国志》,很难有假;而“诸葛亮故作姿态”则是后人的揣测和解读,会不会是这里出现了误解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关于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后人总是单一地用过多的利益关系去解读,而很少从性格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三顾茅庐”是为名为利的一场作秀吗?绝非如此。依笔者之言,在诸葛亮一次次反常的自比中,我们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乐毅的影响
一切要从诸葛亮的偶像乐毅说起。
在南阳躬耕的日子里,诸葛亮爱干两件事,一是吟诵《梁父吟》,二是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自不用多说,他相齐期间,在内以法治国、发展商业,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终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是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千古名相。诸葛亮不顾旁人闲语而敢自比于管仲,可以说是一种超级自信的表现。而与此同时,诸葛亮又把自己比作另一位战国名将乐毅,这其中的意味就有些深远了。
自司马迁著《史记》把管仲、晏婴合为一传以来,“管晏”就成了后世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之一。西汉的公孙弘在奏对中“管晏”并称,谷永在上书中说“执管晏之操”;在东汉,班固则有“伊、吕、管、晏之任”的说法……总之,大家一般都习惯把管仲、晏婴放在一起,叫作“管晏”,这是一种时代潮流,而创造性地把管仲、乐毅放在一起并作“管乐”的,诸葛亮是自古以来人。再者,在三国时代,与诸葛亮同样傲视天下者、自比管仲者有之,自比乐毅者则无。因为在时人看来,乐毅与管仲不在一个级别,他只是吕布、孟达之流的选择,像诸葛亮这样“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的人,乐毅根本不能与之相匹配。故而,西晋人张辅对此表示不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从春秋至两汉,不乏绝世名将,诸葛亮却如此热衷于不太“入流”的乐毅,这颇有些傲娇的“逆潮流”操作,会不会有其深意呢?
其实,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乐毅的生平,就会发现他身上隐然存在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而这股独特的气质,正是年轻的诸葛亮钟爱他的理由。
乐毅,中山灵寿人,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他受燕昭王信任,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几乎灭齐。后来遭继任的燕惠王猜忌并临阵换将,功败垂成,而他本人也不得不出走赵国。这个故事一般人都耳熟能详,但他出走赵国后发生的事,却鲜有人知:
燕惠王使骑劫代乐毅为将,骑劫骄傲自大,不久便败于齐人田单的火牛阵,燕国占领的齐土在一夜之间得而复失。遭到如此大败,燕惠王很没面子,于是放下架子给乐毅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
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史记》卷八十《乐毅列传》
不愧是做君王的,燕惠王人狠话不多,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我临阵换将并不是猜忌而是出于一番好意,是你乐毅误会了我;二、你乐毅出走赵国,对不起先王(燕昭王)的知遇之恩。按理说,人家是一国之君,能主动给你写信请你回来,已经是君恩浩荡,换一般人,早就惶恐万端,感激涕零,被彻底“拿下”了。可乐毅偏偏没有,他在看完燕惠王的一通狡辩后,立刻提笔回
了一封信。在回信里,乐毅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地数落了燕惠王的种种不是,也从容坦荡、情真意切地感激了先王对他的知遇之恩。全信比较长,但读起来一气呵成,颇有气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报遗燕惠王书》。
这封书信,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次正面阐释君臣二元对立关系的杰作。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
燕国有乐毅……其《报燕昭王书》[即《报遗燕惠王书》],乃战国时数一数二享高名受传诵的大文章。不单因其文章好,乃因在其文章中所透露的君臣知遇,出处去就,功名恩怨,
他个人所抱持的高风亮节,大义凛然,为千古莫能及的人格表现。
重点就在“人格”二字。君臣本是二元关系,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但在中央集权的大趋势下,臣子慢慢演化成了君王的附属品。古今中外,有多少朝堂冤案仅仅是因为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造成的呢?可是,乐毅偏偏不,他坚持的是作为臣子的独立人格。燕昭王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便下齐七十余城相报;燕惠王猜忌他并临阵换将,他就远走赵国,不复愚忠。这种思想在古代有多可贵呢?司马迁写《史记》说,蒯通和主父偃读到乐毅的这篇《报遗燕惠王书》,“未尝不废书泣也”——一不小心把两个大男人读哭了。
作为乐毅的“脑残粉”,诸葛亮应该是读过这封书信的,他能没有感触吗?他舍弃了孙武、白起、李牧、王翦等名将而选择乐毅,追求的不正是独立的人格吗?
两个人的成全
说到这里,其实答案已经很清晰了。三顾茅庐,看似是年轻气盛的诸葛亮在故作姿态、自命不凡,其实何尝不是他对偶像的某种致敬和对“主公”刘备的暗示:你是否有燕昭王筑黄金台的那份诚心呢?
历史给了我们答案,刘备有。
是的,胸怀天下的刘备很讨厌毫无作为的隐士。当年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是“君与俱来”:你和他一起来我这儿吧,言语中甚有不屑之意。但后还是他去访隆中,“凡三往,乃见”,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又或者说,刘备可能读懂了诸葛亮的暗示?
关于后来的白帝托孤,陈寿评价刘备说:“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其实不仅如此,早在隆中那会儿,当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在草庐欣喜地望见刘备第三次上山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秋风五丈原的结局。
【编者按】
“卧龙”归心,成就了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佳话。此后,诸葛亮更是用一段段传唱千古的故事,构建了他与主公刘备的君臣传奇。而对于刘备来说,求田问舍和三顾茅庐的故事,反映出他人格的两面性:既拥有温文尔雅的仁义之心,又有冷静理性的洞察力。这两个特点影响了刘备未来的道路和命运。事实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话也并非完全言听计从。建安十三年(208年),当曹操军队的铁蹄南下荆州时,刘备和诸葛亮在襄阳城下的抉择就暴露了君臣间的次分歧。这次分歧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十余万追随刘备的百姓,他又该如何决断?
媒体评论
本书由一批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历史研习社诸君撰写的。内容涉及汉代至晚清的各个不同时
代。其所触及的论题设计独特,充分展示了这些未来历史研究者的所思所想以及独特的见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宋史专家、喜马拉雅《中国通史大师课》宋史卷作者、《赵宋》作者 游彪
本书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勾画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全景。历史研习社的青年学者们,用自己的青春激情,点燃理性的火花,划过漫漫的历史夜空,照亮中国的前世今生,带给我们深沉的人生思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喜马拉雅《中国通史大师课》明史卷作者 赵现海
文笔细腻而不失宏大叙事,风趣幽默而不失深刻见解。历史不应只是象牙塔中的艰深学术,更应该是为寻常大众了解的知识和常识。
——资深历史编辑、军事文史作家 谌旭彬
在新媒体时代历史科普创作质量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研习社的这部新著为我们展示了两种必要的努力方向——严谨地回归史料和细致地分析解读。本书不仅认真考辨了所述故事的始末,还试图抽丝剥茧,剖析帝国权力博弈的底层逻辑,其学术造诣与人文关照都值得赞许,推荐大家品读。
——B站人气历史up主、历史科普达人 御史房
书籍介绍
曹操竟是道教的“末日救世主”?
诸葛亮竟然和吕布有同一个偶像?
宋太祖的“良心”竟然坑了北宋!
不怕暴风雪的蒙古人?不存在的!
自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以来,中国开启了“两千年的帝国”时代。但是王朝更迭和帝王专制,这样的定式思维能否概括浩浩两千年的历史?
中华帝国广袤的领土上,有着塞北的马策与刀环;有着“手把青秧插满田”的中原农耕民族;有着西域丝绸之路上遍布胡商身影的龟兹、高昌;有着西南瘴气密布的山林;还有桨橹声声、门阀林立的江南水乡……
朝堂之上,暗流汹涌:儒生和方士、军阀和世家、贵胄和官僚……错综复杂的势力明争暗斗。帝国外部,强敌环伺:藩镇、叛军、敌国虎视眈眈……
什么样的统治者才能管理这样复杂的帝国?什么样的权谋智慧才能维系这个微妙的天下?这就是中华帝国的历史——它比小说还要奇幻和精彩。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帝国的兴衰荣辱,品读帝国统治的艺术。
本书从“人心”“霸业”“权谋”“兴亡”四个层面,通过两个主题并结合两个时代,运用详实的史料和专业研究,剖析中国古代两千年“帝国时代”的历史脉络,探究帝国统治的艺术,以全新的思路书写中华帝国的简史,从帝国的兴亡探求中国数千年来,历史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辉。
编辑推荐:
【专业团队,带你深度解读大历史】
名校历史学硕博士和青年学者组成的作者团队,搭建学术象牙塔和大众之间的桥梁。
空洞,No!浅陋,No!一味搞笑的历史段子,No!
有料,Bingo!深度,Good!洞见犀利的历史解读,Exciting!
这才是你想要的!
【笔法大开大阖,书写宏阔的帝国兴衰史】
历史庞杂纷乱,视野不同,侧重不同,难以窥得全豹。历史到底怎么读?
帝国史、大视野,洞见帝国历史的顶层规律!
这是一整部“帝国史”。一朝一代兴衰,只不过是拼凑历史的板块,不能洞见历史真正的“兴衰”。
【全局视角,解锁帝国权力密码】
如何管理一个多元、庞大、复杂的帝国?
抓住暗线——“统治的艺术”的4条线索——人心、霸业、权谋、兴亡
人心,是统治的根基
霸业,是统治的目标
权谋,是统治的手段
兴亡,是统治的宿命
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底层逻辑,解锁帝国权力的密码。
给你一个全局视角的中国历史!
【叙事跌宕起伏,体验阅读快感】
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有可能搅动政局,颠倒乾坤。
帝国的政治家们如何博弈,如何布局,如何角力……
我们将与读者一起,迈进那个似远还近的宏大的历史空间中,却寻觅那些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
既有专业学者洞见历史的深度,又有小说般叙事笔法,酣畅淋漓、引人入胜。
紧抓主线,摒弃注水,每一篇文章都能带给读者思考,与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字体合适(599+)
- 还行吧(237+)
- 情节曲折(404+)
- 无多页(236+)
- 五星好评(589+)
- 排版满分(290+)
下载评价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喜欢"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部全新的帝国权力简史,游彪/蒙曼/赵现海/御史房力荐)"的人也看了
辅助生殖技术在不孕不育中的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抢劫罪专题整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必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初中同步测试卷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卷同步练习册初一7年级下册测试卷刷题辅导复习资料中考真题卷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看懂门道,买对保险--正确购险的108个常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4452909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电机绕组接线图实例详解与设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人气王、冷场王的话术决胜点 港台原版 渡边龙太枫书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不正常也是一种正常——精神病人的人格整合疗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小学语文同步字帖五年级上 同步课堂教材写生字练书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时事政治大全 2002年成人专科起点升本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银河帝国1:基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乌龙院大长篇(活宝传奇4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卢凯西泥塑形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23秋新版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试卷上册部编版北师版期末冲刺100分闯关彻底复习小学同步练习完全试卷二年级上学期数学书同步训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汽车专业英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编政府会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变态心理学(第一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电子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全国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八级考试样题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5分